执法人员核对救生衣数量 各方观点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厦门市委副主委吴丽冰: 做好轮渡调度 方便乘客上岛 老百姓为什么会坐小木船,是因为有客观需求,政府应该更多地进行疏导。 比如,外地游客不知道轮渡在哪里,不知道去哪里坐船,就被揽客的小木船船主“忽悠”走了。对此,应该做好标识指引,醒目地标示上鼓浪屿可以去哪里坐船,引导乘客到轮渡码头。 上周六,我也去了一趟鼓浪屿,真是人山人海,我想挤到市民通道都挤不过去。在轮渡坐船要排队,有大量游客在等待,要排很长的时间。夏天如果在太阳下等一两个小时,那真是晒个半死。 这时候,有的游客就会想,与其排一小时的队,还不如冒险去坐小木船。许多人就是这样抱着侥幸心理、图方便,而不考虑安全问题。 因此,小木船载客也是因为有客观需求存在。对此,应该开通更多的客运码头,加强对客运渡轮的调度,或者在高峰期增开渡轮,让所有游客能尽快上岛。 农工党厦门市委宣调处副处长杨军: 满足乘客需求 客轮优胜劣汰 为什么小木船会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有市场需求。正规的渡轮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不正规的小木船就钻空子载客。 解决问题要有堵有疏,疏堵结合。“疏”,就是让正规的海上旅游客运企业来发展正规业务,满足乘客的合理需求。比如,要满足乘客赶时间过渡的需求、夜间乘船过渡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合理需求,应该得到满足。 如果正规渡轮跟小木船一样灵活,又比小木船安全,服务又好,那么,大家肯定都选正规渡轮,不会冒险去坐小木船了。就好比厦门的公交市场以前也曾经有小巴、中巴,但由于它们脏、乱、不安全、不舒适,现在都被正规的公交取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 (记者 吴斯婷) 我的琴岛最初印象 讲述人:上海游客 小婷 前些天,我一个人从上海来到鼓浪屿旅游。事先从旅游攻略上我了解到,从厦门第一码头到鼓浪屿黄家渡是一条上岛“捷径”。于是,循着这条“捷径”上岛,可是没想到,却经历了一次惊险的航程! “到鼓浪屿的船,每人10元,小孩不用钱!”一名船主在第一码头揽客。我正犹豫要不要坐时,船主说:“现在是暑期,轮渡那边人多得很,要排长队,而我的船不用排队。”他用这句话说服了我。 我跟着人群向码头走去,看到那艘小木船时,发现与想象的不太一样:船有点老旧,上面既载人又载货,船没有护栏,上面没有座椅,只有小板凳…… 从码头上船并不容易,需要跨越其他几艘船,船与船之间将近一米的距离,令人生畏。我只好蹲下来,手脚并用地爬上船。 船即将起航时,我发现船上至少有30个人,不禁为小船的承载能力担忧。我害怕了,向船主索要救生衣,船主只顾着和人聊天,不屑地看着我说:“连飞机都会掉下来,不是每个人运气都那么坏!” 船开了,一些游客站起来拍照,小朋友也兴奋地在没有护栏的船甲板边沿走来走去。 到了海中间,风力渐强,小木船开始摇晃,一些游客被吓得尖叫。船没有护栏,我只好抱紧手中的伞和包,把脚叉开呈八字形,竭力保持平衡。其他游客此时也不敢再拍照了,担心一不小心手机掉到海里。 10分钟的航程成了我的煎熬。终于靠岸了,我松了口气。可是,登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路上我们横跨了好多艘木船,才登上满是货物和搬运工人的黄家渡。登岛的一瞬间,我感觉腿都软了。现在回忆起来,那种惊魂未定的感觉就是鼓浪屿给我的最初印象。 |
相关阅读:
- [ 07-30]小木船是十足海路杀手 三大威胁影响轮渡航行安全
- [ 07-30]六部门齐亮招共治乱象 多部门座谈畅聊治理经验
- [ 07-30]小木船乱象引起市长关注 刘可清:相关部门要行动起来
- [ 07-30]整治小木船乱象有成效 装了护栏超载混载几乎绝迹
- [ 07-29]厦鼓木船乱象引各方关注 相关部门今起开展整治行动
- [ 07-29]海上旅游交通安全引重视 多部门今起整治小木船乱象
- [ 07-29]木船监管不能再“踢球”了
- [ 07-29]危险木船安全堪忧 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整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