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二元体制"剪不断理还乱 两个管家都没管好
鼓浪屿“二元体制”剪不断理还乱,两个都管,两个都没管好 东南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詹文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拿什么来爱你,我的鼓浪屿? 这个迷人小岛,爱它的人,实在很多。每天为它操心的人,也很多。 1.87平方公里,就有“两个婆家”——鼓浪屿管委会、思明区政府及下辖的鼓浪屿街道办。俩婆家,为了鼓浪屿都费尽心思,可偏偏,“两个婆家”越是比“一个婆家”难管理。芝麻点事,都得协调。 不是不爱你,我的鼓浪屿。管的人多了,反而成了爱你的负担。以至于今日的鼓浪屿,各种乱象纷繁,纵然一次次协调治理,却不见根本成效。 剪不断、理还乱的鼓浪屿“二元体制”,期待“统一管理”的破解之道。 乱象缩影 瞎侃“野导”被央视曝光也没事 今年“五一”,央视记者在鼓浪屿暗访,碰到瞎说乱讲的“野导”。 “这马约翰是干吗的呀?” “踢球的!” “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中国人!” “为啥给他立个碑?” “他有名啊!” “怎么有名?” “就是有名嘛!踢球很厉害的!第一名第二名嘛!” 曾为田径协会主席的著名教育家马约翰,被侃成了足坛巨星。央视新闻曝光了这位“黑白讲”的鼓浪屿“野导”。 曝光后,鼓浪屿管理部门找到这个“野导”。调查半天,执法部门自己无奈摇摇头,不了了之。这位胡乱瞎侃的“野导”,被央视曝光也“毫发无伤”,继续“重操旧业”。 “原因很简单,鼓浪屿‘野导’管理长期存在尴尬的盲区。”申遗顾问彭一万说。 旅游质监部门表示,他们行政执法的范围,限定于正规导游,没有权力管“野导”。 2006年修订的《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取消了城管部门对“野导”进行惩处的法规,所以城管也缺乏执法依据。 而公安机关也无奈摇头。除非“野导”有治安法规的违法事实,要不然,只是无证,公安也无可奈何。 鼓浪屿管委会方面,某种程度上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导劝导,无证野导就和他们玩“躲猫猫”。 “违法成本低,获利机会大,多数‘野导’几乎不把有关部门的打击放在心上,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自然‘高枕无忧’、‘安居乐业’。”鼓浪屿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乱象追问 两个都在管 两个都没管好 “野导”,只是鼓浪屿诸多问题中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如今的鼓浪屿早已厚厚蒙尘——龙头路、泉州路,低矮老旧的民宅,一字排开的海鲜大排档,海产品搬出来挤占路面,道路沾着脏水污垢;商业小吃街,几步一个摊贩,要么榨水果汁,要么煎海蛎煎;老别墅面目全非,家庭旅馆泛滥,有证的、无证的,瞬间“拔地而起”…… 专家、学者都在叹息:鼓浪屿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已被掏空。 对于种种乱象,不是没有整治过。 “鼓浪屿的乱象,集中整治过很多次,每次都由管委会‘协调’派出所、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但‘协调’的力度肯定没有‘管’的力度大。”一位官员直言。 一座仅1.87平方公里的小岛,为何如此难“管”?这位官员坦言,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鼓浪屿有“两个管家”——一个“管家”为鼓浪屿管委会,一个“管家”是思明区政府及其下辖的鼓浪屿街道办。管委会属副厅级,和思明区政府平级,可棘手的是,管委会级别虽高于鼓浪屿街道办,但管不了它。 按当地人的说法,鼓浪屿是“一岛两制”,思明区政府和鼓浪屿管委会都对其有管辖权。这些年,两个部门都在管,但鼓浪屿却变得越来越让人失望。 “鼓浪屿管委会只有‘景区经济管理权限’,难以直接调动相关部门;而隶属于思明区的鼓浪屿街道办,主要的职能在社区管理上。”鼓浪屿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直言。所以,遇到土地、规划、房屋拆迁、社会治安等问题,就只能靠“协调”,由思明区各部门来解决。这使得景区管理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 这些年鼓浪屿的管理,被人为割裂,遭遇着“两个管家”的尴尬。 反思 “二元体制”没理顺成乱象肇始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鼓浪屿如今的诸多乱象,症结在于管理权力的分散,也就是所谓的“二元体制”。“管理方太多,但管理的效果并不好。”在朱奖怀眼里,10年前鼓浪屿撤区设管委会,这既是偏向景区发展的肇始,也是“二元体制”的发端。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忘不了鼓浪屿撤区那一幕。 2003年10月18日上午,自1952年6月开始悬挂了半个世纪的厦门市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的牌匾被摘下,作为中国副省级城市下属最小的行政区——鼓浪屿区的历史画上了句号。曾经悬挂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牌匾的地方,换上了“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牌匾,“末届区长”程建明上任管委会主任之职。 对于这次区划调整,多位政府官员的态度是肯定的。“鼓浪屿不到2平方公里的面积,2万多人口,这么小的规模就独立一个区,设一整套人马,是资源的浪费,撤销鼓浪屿区,合并到思明区是正确的。” 但客观上,“二元体制”造成一个“先天不足”的问题——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管理缺位、推诿扯皮。很多事街道办不能插手管,很多事管委会也没办法协调。“从撤区之初,就应该理顺‘二元体制’。”申遗顾问彭一万说,可时至今日,鼓浪屿的“二元体制”成为“管理缺位”的代名词。《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将整个鼓浪屿列为文化遗产核心区,要求市政府应当加强对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负责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统一管理。同时,该条例要求市政府应当确定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职责及与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关系。 但截至目前,“统一管理”仍然没有在体制上得到落实。
“独特的历史感、沧桑感和建筑感,才是鼓浪屿的魅力”,她们建议—— 商业设限 不符合人文定位的免谈 一位是女主播,一位是女作家。 一位曾经去过鼓浪屿,一位和鼓浪屿素未谋面。 这两人,都在华人圈里大名鼎鼎;这两人心中的鼓浪屿,都安静优雅,很美很美。一个将它比作书,觉得它需要静静地、细细地品味;一个将它视为“梦中的岛屿”,期待能够亲眼见见。 不过,小岛上人山人海的游客、喧嚣嘈杂的叫卖声,让女主播吴小莉始料不及,来不及静心品味“这本书”,便匆匆带着女儿,当天离开。女作家张曼娟,还未曾见着“梦中的岛屿”,便惊闻“曾经静谧优雅的小岛已经太过热闹”。 吴小莉还是期待,在安静的鼓浪屿,在安静的街角,和老别墅有个惊喜的邂逅。 吴小莉(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首席主播) 独特的历史感才是鼓浪屿的魅力 有位华人圈里名气很大的女主播,去年上了趟鼓浪屿。 她特意带着全家人一块去,包括10岁的女儿。没去之前,她就知道这个小岛的名气,知道岛上有钢琴博物馆,有各种各样世界顶级的钢琴,还有小巷子里随处飘出的钢琴声。带上女儿,就是想让学钢琴的孩子能够更加热爱它。 结果,那趟鼓浪屿之行,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到处是人山人海、喧嚣嘈杂的叫卖声,街巷里早已没有了悠扬的钢琴声,只有钢琴博物馆里还摆放着静默的钢琴。 这位女主播,就是吴小莉,华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媒体人之一。昨天,她问导报记者,那个钢琴博物馆现在还在吧? 如果再无改变,这个博物馆,也许将成鼓浪屿的钢琴绝响。 去鼓浪屿之前,就有朋友告诉吴小莉,这个小岛最好能在那住上一两晚,好好体验它的天风海涛。但去年那趟鼓浪屿之行,吴小莉和家人当天去,当天就回了。“既没有在小岛上吃饭,也没有住宿,任何商业的东西都没有去使用、没有去消费。” 在吴小莉眼里,鼓浪屿像一本书,是需要静静去看、细细去品味的。“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岛屿,确实很美,有它独特的历史感、沧桑感和建筑感。转过一个巷子,便有人告诉你,这是谁谁谁曾经住过的,那种邂逅的惊喜非常美妙。” 但现在的鼓浪屿,“真的是人山人海,这个小岛的游客承载量太多了,以至于你没有办法去静静地看、静静地品味。”吴小莉说。 她比较厦门和香港两个城市,都在海边,但又很不一样。“香港都是高楼大厦,很繁忙快速,但厦门的节奏更慢,工作之余,可以感受朋友和人生。在任何时候来厦门,心情都会很愉悦,这就是厦门吸引人的地方。”在她看来,鼓浪屿也是如此,独特的历史感、沧桑感和建筑感,才是鼓浪屿的魅力。而鼓浪屿,一定要保留住这种魅力。 张曼娟(华文女作家、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商业设限 不符合人文定位的免谈 台湾、厦门,一水之隔。虽然几十年来,张曼娟从未踏足过鼓浪屿,但这个小岛对她而言是“梦中的岛屿”。 “这次打算去梦想中的小岛上走走。”张曼娟说,在她想象中,那里是个美丽安静、有气质内涵、有生活情调的人文小岛。但这几年,听说岛上太过热闹了。 张曼娟口中的“热闹”,就是所谓的商业氛围太浓。 在她看来,一个地方一旦开发旅游,必然会有商业进驻,原来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鼓浪屿过浓的商业该怎么办,需要官方的态度。是要继续发展商业,还是缩减商业,要有个明确态度。”张曼娟说,对于鼓浪屿,官方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商业设限,对岛上开店设一定的类别和限制,规定哪些商业可以进岛、哪些是禁止进岛的。 符合鼓浪屿人文特色的商业,可以进,甚至鼓励;不符合鼓浪屿人文的,免谈。 她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比如,民众在台湾开独立书店,政府是有奖励的。“台‘文化部’推出了第一桶金的独立书店圆梦计划,于是很多青年愿意创业,从开设一家街角的书店做起。” 此外,张曼娟觉得,要解决鼓浪屿过浓的商业,还需要全厦门旅游业的配合。现在是因为鼓浪屿太火爆,游客太多,投资客有利可图,蜂拥上岛做生意。但如果整个厦门的旅游均衡发展,家家户户都成厦门的“招牌”,大家就不会扎堆鼓浪屿,自然商业也就不会扎堆了。 “现在很多大陆游客来台湾自由行,他们不再集中于日月潭或者阿里山,台湾全岛旅游均衡发展,全民都是导游,当地人会在网上持续地写些游玩日志,告诉你台湾哪里好玩。”张曼娟说,比如台东,她每个月都会去一次。 著名时评人连岳:失去了住下去的兴趣 著名时评人连岳,在厦门住了11年以后,向老婆建议,与其时不时去鼓浪屿走一走,不如搬到上面住住吧? 连岳对住的要求有点高:风景要好、要安静,还要老房子。找了一年多,没找到,正准备放弃时,房子出现了——入口隐蔽,经过长长的院子,忽然视野就被打开,海面在眼前铺开,大船小船来来往往。 “房东太太原以为我们来装几天逼。看到搬家时我们运来了一整套全新的家具,她还是吃了一惊。”连岳在《从此不欠鼓浪屿》中写道,“我记不住具体的路名,但是日复一日到处闲逛,鼓浪屿的每一个细节都印在我的脑子里,任何一条小巷通向何方,我都清楚。” 在鼓浪屿上,连岳一住就是6年,他就喜欢住在这里,然后随便走走,仅此而已。 2010年12月27日晚,连岳的喉咙卡了一根鱼刺,致电询问厦门市第一医院鼓浪屿分部,后者竟说无法解决,要他等次日上班。“还好能忍,不然就卡死了。”“我要考虑搬离鼓浪屿了,现在经常周末就要躲回厦门。”连岳在微博上说。此前,他曾自称“超级宅男”,让他“宅”在岛上多久都没问题。 可2012年,这个“超级宅男”突然选择离开。“2006年,刚搬到鼓浪屿时,三角梅开得非常过分,好像每天都试图用花淹没院门。我们以为年年如此,后来再也没遇上,直到2012年底我们搬离鼓浪屿。” 连岳的离开很突然。“我们刚把租约续到2014年,却失去了住下去的兴趣,说,搬回厦门吧。在搬家的货运渡轮上看着鼓浪屿,心想,可能接下来的十年,我都不会再上这座小岛吧?” |
- 2013-10-28鼓浪屿城管执法人员慢作为 处理违建只发一纸通知
- 2013-10-27鼓浪屿观海路要炸毁重建? 只是对地下填充加固
- 2013-10-25鼓浪屿昨日迎来客流高峰 游客突破5万多人
- 2013-10-25鼓浪屿"狠心乞讨妈妈"刚申请到低保又带女儿乞讨
- 2013-10-25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福建省领导率队调研鼓浪屿
- 2013-10-25浓重商业味淹没鼓浪屿人文内涵
- 2013-10-25厦门市民呼吁:拯救鼓浪屿老别墅 再也不能等了
- 2013-10-25专家建议:住进鼓浪屿老别墅 就要做那个年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