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20年前控制鼓浪屿人口政策 打破小岛“生态平衡”

xm.fjsen.com 2013-10-22 07:0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22日报道(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

开栏语

鼓浪屿的美,曾让世人惊叹。不是庸脂俗粉,它的美,写尽厚重人文,绝代风华。

那是彼时。此时的鼓浪屿,在飞影流光中,落了一身遗憾。天风海韵下,几声轻叹。

今年来,本报就鼓浪屿乱象,持续关注。3月,推出《迷失的鼓浪屿》;4月,推出《寻回鼓浪屿》;5月,推出《问政鼓浪屿》;9月,再度出手,推出《重塑人文社区 共同缔造美丽鼓浪屿》。

连续四次系列报道,只为鼓浪屿。为了这个沉淀百年的小岛,能重塑人文社区,能回归那个属于世界的鼓浪屿。

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反思鼓浪屿”系列报道。反思此前之种种乱象背后的症结,以向读者寻求对策。

拥有万国建筑风情的鼓浪屿,一直以海的胸怀,吸纳世界。百多年来,各地的人文精华在这里交融,塑造了鼓浪屿的独特人文。

令人遗憾的是,这20多年来,鼓浪屿出乎意料地经历两波集中的搬迁潮。搬迁潮的结果是鼓浪屿人文社区的衰落和人文精神的枯萎。

时至今日,有许多老鼓浪屿人、专家学者,开始反思这两波搬迁潮背后的一项政策。有专家直言,当年的一道“人口减法”政策,直接或间接地,把鼓浪屿整个社区的生态破坏了,它打破了小岛的平衡。

我的无奈 其实不想走 其实我想留

沙滩的脚印,清晨的薄雾,湿漉漉的青石板,写满故事的老别墅,楼上飘下的琴声……这一切,是沈芳记忆中的鼓浪屿。

30岁的她,曾以为,自己会在岛上住一辈子。因为她太爱这个小岛。

在鼓浪屿出生,在日光幼儿园和人民小学走过童年时光。沈芳觉得,家的定义不是那栋三层楼的房子,而是整个鼓浪屿。那个小岛都是她的家,她的乐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原来在鼓浪屿工作的父母,因为单位搬迁开始到岛内上班,沈芳也转移到岛内读中学。一家三口,每天花两个多小时,往返于鼓浪屿和厦门岛。

尽管如此,沈芳和父母也没考虑过搬家。

在上海念完大学,沈芳回到厦门。她曾突发奇想,在鼓浪屿找工作。这几乎不可能,岛上已经没有什么单位了。沈芳又开始了每天的往返。只是,重回到鼓浪屿的她,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不方便。许多生活用品,鼓浪屿买不到。母亲很早就开始,每天下班,买上需要的东西再回鼓浪屿。拎着大包小包,挤公交、挤轮渡。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