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抢先登"鹭"摊主看特色庙会:厦门的夜市 台湾的特色

xm.fjsen.com 2012-06-17 09:1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17日讯(记者 林静娴 实习生 黄丹妮/文 吴晓平/图)夜风微凉,华灯初上,原本就是厦门老市区中心的中山路早已是人潮如织。不过在今晚,两侧琳琅满目的商场仿佛都成了配角。排队的人们翘首以盼,目光都集中在小吃摊主手中滋滋冒热气的食物上。吃完一家还要品评一番,而后赶往下一摊,吆喝声、嬉闹声,伴随着食物的香气融入夜色之中。这一切,仿佛和去年一样,又仿佛有哪里不一样。

忙得不可开交的摊主,常常连和记者交谈的时间都没有。在他们当中,有抱着希望来“试水”的新人,更有驾轻就熟的台湾“厦门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这些老板眼中的台湾特色庙会,更多了一份含义。

“那些年我们一起摆摊的庙会”

去年的这个时候,高雄老板李育睿也在庙会现场,不过今年他卖奶香虾仁蛋,去年卖无骨鸡脚冻。作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摊位之一,食客蜂拥而来的“盛况”依稀还在眼前。“虽说庙会开到午夜,但基本刚到晚上8点就都卖光了。”同样被“吓一跳”的还有高雄“宏饼铺”的摊主,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两三千个胡椒饼。老板和老板娘把家里能带的帮手都带来了,还嫌不够。不过也托了庙会的福,台湾夜市小吃点燃了大陆消费者的好奇心,给一年来的台湾夜市小吃在厦门的井喷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做生意,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两地消费者口味的不同、对场地租金的适应、与管理公司的磨合……虽然经历了不少磕磕绊绊,一年过去,大部分摊主对自己的成果还是满意的。李育睿对导报记者说,现在鸡脚冻平均一天能卖出一两百份,到周末假期这种高峰期甚至能卖到三四百份。而顾客的评价也不错,经常会有一些热心的阿姨,尝过之后还拉着左邻右舍来买他们的产品。

同样的胡椒饼摊也在这里打开了市场,老板娘刘姵妤说,厦门本地没有这种食物,刚开始顾客都是尝新奇的,觉得味道不错自然会口耳相传,平均每天也能卖出去四五百个。还有一些在厦门发展的台湾人,会怀念家乡的味道常常来买。有客源,就会有商机,有了商机,就坚定了这些摊主在厦门长久扎根的念头。

有一位台湾摊主曾对导报记者说,大陆引进台湾夜市不仅为台湾小吃提供了好商机,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好机会。卖家与买家间的互动,改变了不少台湾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从这些摊主对厦门的评价,就能够看出来。导报记者近一年来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摊主认为厦门人的素质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此外环境、治安也有好口碑。尤其是“微博热”一兴起,不少年轻人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将这些美食推广到了网上,这种“免费”的宣传方式,成就了许多台湾夜市小吃的高人气。

特色庙会给了台湾小吃一次性集中展示的平台,而更能为厦门市民带来福利的,是这些被吸引而留下来的摊主,成为鹭岛生活的一部分。今年,明年,后年……台湾夜市小吃在厦门的路,或许会越走越宽。

花生糖卷大王赖云开:远洋大厨做起冰淇淋

来自基隆的赖云开,头戴渔夫帽,身穿背带裤,如同刚从日本电影走下来的亲切老爷爷,也颇有几分像动漫大师宫崎骏。这位“花生糖卷大王”在厦门也待了不少年头,在今年的庙会上,还卖起了新晋得意之作——— “QQ冰淇淋”。刚聊几句,热情的他就坚持要导报记者尝一尝他的冰淇淋,“你不吃我的东西,怎么写稿嘛!”

提到赖云开的大陆闯荡史,也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 “屡败屡战,越挫越勇”。退休不久后他来到大陆,投资过素食食品业,做过海带加工生意,也与人合伙养过猪,但都因种种原因失败。可是从年轻时起便渴望冒险的他学会了永不言败的精神,岁月和经历赋予了他乐观和坚韧的品格,也正因此,他挨过了这些风浪。

最终赖云开在大陆设了商铺,卖起了基隆庙口的花生糖卷。用花生、芝麻、麦芽糖、白糖等5种材料制成花生糖块,大而厚实,一个就有100斤,刨起来都费力。他说,这个技艺是大陆传到台湾的,但是现在基本不见大陆人做。他瞅准了商机,凭借当过厨师的经验和手艺,改良了花生糖卷的口味,将它带了回来。

古道热肠的赖云开一向坚持与人为善,无论是台湾“八八水灾”,还是汶川地震,他都办起了义卖,把卖花生糖卷的所得全部捐给了灾区。“那阵子每天赚三四千元吧,我就都捐了出去。”至于为什么,我们也只得到这句朴实的回答:“多帮助别人总是好的。”

76岁高龄的赖云开在台湾已是儿孙满堂,儿子女婿吃的是公家饭,外孙也已学成归来,他本应在家享享清福。但是他常常回忆35年前,他以大厨和管事的身份,乘坐台湾“农委会”试验船“海功号”,前往南极探测虾渔场资源的冒险经历。那是提心吊胆的半年,却也成为此后赖云开最津津乐道的岁月。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古稀之年仍坚持创业的他从未向任何挫折低头,正像他常挂在嘴上的话一样——— “快乐就好”。

金永利钢刀林有忠:文人做刀 身先士卒

一说到金门,就不得不说起作为“三宝”之一的金门钢刀,而一说起金门刀,又数“金永利”与“金合利”两大制刀厂最为有名。两大制刀厂本是一家人,“金永利”从祖父辈就开始的工艺,至今已有103年的历史。而在本次台湾特色庙会“台湾特色商品展区”,导报记者见到了第三代传人,负责人林有忠先生。为了推广金门钢刀的品牌文化,林有忠辗转上海、南京、成都各地的展会,已经有20多天没能回家了,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他认为不可错过的特色庙会现场。

林有忠的祖籍在漳州,国共内战未开始前,金门的制刀人大多跨海到厦漳一代寻找制刀的钨钢材料。当年祖父就是这样白手起家的,不过对于林有忠来说,更印象深刻的还是“炮弹变钢刀”的历史。林有忠告诉导报记者,早期机械未如此先进的时候,只能选取宣传弹碎片。林有忠家里的制刀厂就在回收这种钢料,大的50元,小的30元,这对于没多少零用钱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年幼的林有忠少不了和小朋友争抢碎片。据他回忆,有时候炮弹还烫手,只能用脚踢,和足球一样,谁“足技”好抢得到,谁就收获多。

林有忠原来是一名教师,教美工、教工艺,甚至中小企业、专科学校的技术辅导。只因为父亲年迈,回家子承父业。有人说他是“文人做刀”,设计与技术改良方面都由他指导,当然也经常“亲自上阵”。他向导报记者展示自己左手虎口处的伤口,说制刀是一门“流血的技术”,最危险的时候甚至牺牲了一名工人。最初从欧洲引进机器时,因为使用不当,抛光的时候刀弹出伤到了人,有一次材料碎片甚至刺入了心脏。“这真的是血和汗的结晶。”林有忠微笑地说,笑容里有沧桑也有自豪。如今金门钢刀不仅在台湾被作为重要产业辅导,更销售到大陆各地甚至全球。林有忠说,他每一个地方就能找到一两家代理,他也乐于亲力亲为。甚至有客户找别的武器让他鉴定,他也很乐意。他对导报记者说,在外奔波总是辛苦的,但身为企业负责人应该身先士卒,才能让顾客感受到诚意和产品的价值。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