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鹭集团看厦门特区建设30年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良好投资环境 借力外资发展 投洽会是厦门每年最重要的投资盛会,作为经济特区建设的招商引资平台,很多企业成功找到合作伙伴。在今年9月的投洽会签约台上,银鹭与国际食品巨头雀巢签署了60%股权收购协议,雀巢成了银鹭的大股东。不久后,银鹭雀巢合资合作正式启动,在银鹭高科技园区开工建设“年产60万吨食品饮料新厂”。 翻开银鹭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与雀巢的联姻并不是银鹭的第一次合资。1990年,新圩兴华罐头厂获得新加坡华侨黄先生20万美元的投资。十年后,银鹭又引入1亿多元的台商资金。提起这一系列的“借力”,陈清渊说,企业要发展需要舍得的精神,从更高、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企业,抛开对私利的执著,才能把企业带到更健康的发展轨道。“当然,我们非常清楚,我们要借的是什么力。”陈清渊解释道,1990年的合资使银鹭摆脱了资金困境,2000年引进的台商资金让银鹭迅速完成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能得到提升;而与雀巢的联姻,则是加快银鹭对全国的布局,乃至今后走出国门。 借助特区平台 大量引进人才 如今,银鹭是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在激烈的竞争中,是什么让银鹭成为食品巨头呢? 陈清渊说,是人才、科技、名牌的战略,而吸引优秀人才来银鹭工作是重中之重。刚创业时,6个创始人最高学历仅为高中,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企业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差距。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会聚鹭岛,为银鹭的人才引进也提供了机遇。 现在,在银鹭的经理层中,MBA及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这批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有来自意大利、德国的工程师(PET无菌冷灌装),有来自跨国公司具品牌运作和销售经验的营销人才,也有来自国内大型食品公司的优秀团队管理干部。此外,银鹭正在筹建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希望网罗全国同行业的精英。陈清渊说,正是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构筑企业后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和智力平台,才铸就了今日银鹭的辉煌。 |
- 2011-12-26海内外嘉宾为特区“干杯” 酒会用细节展现特区风情
- 2011-12-26厦门特区30周年 今天是353万特区人的节日
- 2011-12-26市委市政府30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 献礼特区30周年
- 2011-12-26东南网系列策划报道特区30周年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25台商和地产经理人的厦门之路:特区变化让他们坚信创业选择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环东海域整治再造一个厦门岛
- 2011-12-25印华地砖厂:打造厦门特区第一家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