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篇通讯赞厦门 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壮丽篇章
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典范。(本报记者 梁伟 摄) 30年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小渔村破土建设,如今,特区迎来了“而立之年”。30年间,在这片白鹭翻飞、三角梅盛开的土地上发生了沧桑巨变。 30年风雨兼程,30年开拓进取。从最初的湖里工业区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30年间厦门经济特区面积不断扩大,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30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生动例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善破善立、又好又快,始终挺立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潮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厦门特点的发展道路,谱写了一段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 相关新闻:全国媒体聚焦厦门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道路,勇担“试验田”“排头兵”“窗口”历史重任。从率先撤销8大工业局,整合重组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到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30年来,厦门大力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稳步推进各项改革,闯出一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改革之路;从全国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到外贸进出口总额占福建全省一半以上,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以“厦迎五洲客,门泊万里船”的气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占福建省1.3%的土地,创造出全省14.3%的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5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坚持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30年来,厦门以“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两岸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都尽最大努力做好”为指导原则,发挥厦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的独特优势,持续创造了许多“第一”“首次”“率先”的记录。对台工作充分体现诚意、善意和创意,厦门经济特区成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成为台胞进入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成为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经商、就学、置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致力构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并取得丰硕成果,为经济特区的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赢得了宝贵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厦门在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厦门3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始终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一系列荣誉体现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中的“软实力”和经验特色。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同时也是厦门历史上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时期。厦门在全国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住房公积金制度,率先推行“全民社保”,率先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近3万元和超过1万元,实现了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的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日厦门,已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厦门经济特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深刻领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特区的共性要求和赋予厦门的特殊使命的基础上,厦门经济特区将突出主题主线,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 |
- 2011-12-26东南网系列策划报道特区30周年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环东海域整治再造一个厦门岛
- 2011-12-22厦门特区30周年:从唯一“生命线”到“四桥一隧”
- 2011-12-21厦门特区30周年:江头街道管家式服务留住企业
- 2011-12-21厦门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特区30周年再添厚礼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