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在科学发展前沿 祝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三十而立!厦门经济特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从小到大,从探索到成熟,从崭露头角到享誉海内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天,30岁的厦门经济特区正奋力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之下的成功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典范。 回望历史,我们无比欣慰。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为特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厦门,为特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1981年10月15日,随着湖里加工区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也无论自身发展遇到多大困难,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薪火接力,胼手胝足,砥砺前行,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17.4%、23%和21.5%;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民年人均收入分别递增15.2%、13.4%;连续三届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位列全国20个“科学发展典范城市”榜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厦门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厦门经济特区牢记使命,以壮士断腕、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致力于探索开路,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率先开展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全民养老;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为全面推进对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屡创“破冰”之举。这一系列的“第一”、“首创”和“率先”,成就了一个个“厦门蓝本”、“厦门模式”,使厦门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精彩缩影。 30年先锋探索,30年现代化疾进。厦门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再一次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厦门经济特区的经验昭示未来:只有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感恩伟大的党,厦门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我们感恩伟大的时代,是改革开放为厦门带来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我们感恩伟大的人民,是人民赋予经济特区永续不竭的力量源泉。 30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当今厦门,已进入全域特区时代,既拥有过去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也面临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迫切要求;既拥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等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转型压力加大等严峻考验。我们要以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为契机,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新的战略视野和战略思维,扎实打好“五大战役”,全面推进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和幸福厦门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更多新鲜经验。 “万里海涛千卷画,四时鹭岛一城春”。三十而立的厦门经济特区,将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为宽阔的视野,迈着自信坚定、豪情万丈的步伐,昂首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2011-12-26东南网系列策划报道特区30周年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25厦门特区30周年:环东海域整治再造一个厦门岛
- 2011-12-22厦门特区30周年:从唯一“生命线”到“四桥一隧”
- 2011-12-21厦门特区30周年:江头街道管家式服务留住企业
- 2011-12-21厦门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特区30周年再添厚礼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