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公办校里的快乐生活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2月23日讯 (记者 陈挺 许茵茵 文/图)都说厦门是以港兴市、以港立市,这不假,厦门是外向型经济,出口依赖度很高,2000多个亿的年度GDP中,出口创收的比重是大头。但潜在的因素是,特区发展之初,靠引进大批人才,捞起了特区建设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厦门在加大力气引进优秀人才,辅之以住房优惠等各种便利政策。但要在未来30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力,本土各类型人才的培养,或许才是关键。 由此,教育兴市的说法开始提上纸面。还好,在中科院财贸所发布的最新城市教育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厦门积分已经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5个计划单列市第二。 根据厦门教育的战略规划,未来的5年,是厦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5年,要做的事,还很多。 亲历 沈世杰,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初二(1)班学生,校广播站播音员 升入公办中学 快乐从这里开始
这一年多,对世杰来说,或许毕生难忘。 世杰的家在安徽合肥附近,父母亲目前在当地工作,他跟着在厦门的姑姑生活。 从小学4年级开始,世杰就被送到厦门读书了。在湖里区一所很破旧的民办小学,条件很不好,父母都在打工赚钱,希望把他培养成才,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好好念书,才是自己最好的出路。因此,世杰的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列,初中毕业电脑派位,他很幸运地被派到了思明区的公办中学逸夫中学,这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集中的学校。 世杰的快乐,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宽敞整洁的教室,操场上平整的人工草皮,红色的塑胶跑道,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新鲜。有意思的是,学校的体育馆前面,居然还有个中学邮局,局长、副局长都是学校的学生,除了寄信外,同学们需要的报刊资料,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世杰说,从进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充分感受到在公办学校的便利和优越。而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课堂教学了,课堂教学和以前的不同在于,上课是30+15的模式,也就是,前三十分钟是老师导读和讲课的时间,而后面的15分钟是他们提问和练习的时间,整个课上得很紧凑,而又活泼生动,不觉枯燥。 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教学模式 世杰和姑姑住在寨上的租房里,姑姑工作忙,没什么时间照顾他。进校没多久,每逢节假日,他就会收到来自老师们的礼物,多是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品等等,尤其是自己的班主任林老师和教语文的戴老师,对自己关怀备至。 原来啊,学校的老师自发组织起了帮助困难家庭学子的计划,世杰和另一名同学就是首批的受益学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沈世杰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年段40名左右。据逸夫中学田刚校长介绍,学校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都有80多名考入一中、双十、外国语等名校,因此,世杰的成绩未来考入这些重点高中很有希望。 世杰的普通话水平,也被伯乐发现了,现在的他,还是学校朗逸之声广播站的播音员,经常在课堂间隙给大家播放校园新闻、校园趣事等。 作为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逸夫中学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期望值不高,但却两次拿到了厦门市教育局“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 校长田刚说,这缘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该校的课堂教学分四环节,讲、练、报、提。讲就是正常的课堂教学启发引导,练是在时间环节上保证课堂练习,报是让学生汇报练的情况,形式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组建学习小组等,而提就是学生参与小结的过程了。这样的课堂模式,核心在于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以前的单纯老师教学、以老师为核心的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也注意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数自信心较差、基础薄弱、自我期待值低的特点出发,开发出习惯类、情趣类和心智类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专家点评 厦门市教育局前副局长、现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资深教育专家许十方: 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厦门教育30年,初步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二是质量的公平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择校热,很多城市把义务教育的初中从高中剥离出来,初中成为民办,而高中公办,这样做的一个弊端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了原来是名校的初中,家庭困难的孩子很可能就进不了这样的学校。而厦门坚决顶住,采用了电脑派位初中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所有家庭的孩子一律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1998年,厦门启动了23校办好初中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质量,在强力地推进后,很多以前怕去怕进的学校,也成了热门学校。 许十方认为,在质量方面,厦门积极推进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程也非常关键。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民间的草根改革兴起,厦门二中就兴起了英语试点班这样在当时还非常大胆的教学改革,在强化语言的同时还注重文理并重,这个试点后来就变成了厦门有名的外国语中学了。 随着2011年厦门加入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国家课改实验区,厦门初步完成对公平和质量的双重探索。 按照今年刚公布的试点方案,厦门试图在2015年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包括: 2011年秋季起,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从公办学校扩大到民办学校,实现全市免费义务教育。 2012年,全市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各区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全面落实,开齐开足国家和省颁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2013年,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2014年,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全部按照城市学校标准配备,教师配置基本均衡,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教学质量基本均衡,建成和完善网上教研系统、网上教师培训系统和教育资源网站。 数字特区 30年间,尤其是1981年创建经济特区以来,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截至2007年,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由772所增为954所,比增23.58%;在校生由16.10万人增为50.64万人,比增2.15倍;教职工数由1.53万人增为3.95万人,比增1.58倍。 高等教育发展最快,增幅最大。高校由6所增为16所,比增1.67倍;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职学院11所,在校生由6602人增为11.29万人。建成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高校4所,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点131个,硕士点238个,并建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 普通中学由34所增为88所,比增1.59倍;在校生由3.65万人增为12.42万人,比增2.40倍;高中发展更快,在校生由7328人增为4.60万人,比增5.28倍;省一级达标校12所、二级达标校8所、三级达标校8所,2008年,在三级以上达标校学习的学生高达95%,在一级达标校学习的占51%。 小学306所,在校生由9.68万人增为17.04万人,比增76%。 到今年上半年,厦门有31所学校达到标准化,共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238所,占比71%,预计年内提升到92%,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都将达标。 按照厦门教育接下来5年规划,力争到2012年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达到80%,2015年达到90%。 |
- 2011-12-22厦门特区30周年:从唯一“生命线”到“四桥一隧”
- 2011-12-21厦表彰48位举报有功人员 央视将连播厦门特区专题
- 2011-12-20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厦门港 一个亿吨大港的崛起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6厦门特区建设30年:住房30年从全国样板到国家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