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公办校里的快乐生活
专家点评 厦门市教育局前副局长、现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资深教育专家许十方: 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厦门教育30年,初步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二是质量的公平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择校热,很多城市把义务教育的初中从高中剥离出来,初中成为民办,而高中公办,这样做的一个弊端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了原来是名校的初中,家庭困难的孩子很可能就进不了这样的学校。而厦门坚决顶住,采用了电脑派位初中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所有家庭的孩子一律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1998年,厦门启动了23校办好初中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质量,在强力地推进后,很多以前怕去怕进的学校,也成了热门学校。 许十方认为,在质量方面,厦门积极推进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程也非常关键。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民间的草根改革兴起,厦门二中就兴起了英语试点班这样在当时还非常大胆的教学改革,在强化语言的同时还注重文理并重,这个试点后来就变成了厦门有名的外国语中学了。 随着2011年厦门加入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国家课改实验区,厦门初步完成对公平和质量的双重探索。 按照今年刚公布的试点方案,厦门试图在2015年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包括: 2011年秋季起,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从公办学校扩大到民办学校,实现全市免费义务教育。 2012年,全市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各区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全面落实,开齐开足国家和省颁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2013年,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2014年,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全部按照城市学校标准配备,教师配置基本均衡,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教学质量基本均衡,建成和完善网上教研系统、网上教师培训系统和教育资源网站。 |
- 2011-12-22厦门特区30周年:从唯一“生命线”到“四桥一隧”
- 2011-12-21厦表彰48位举报有功人员 央视将连播厦门特区专题
- 2011-12-20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厦门港 一个亿吨大港的崛起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6厦门特区建设30年:住房30年从全国样板到国家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