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文明,最美的城市风景
志愿者服务马拉松赛
志愿清理“牛皮癣” 采访手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 吴在平 厦门以连续三届总评第一的成绩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实至名归。 但这不是一日之效,而是持续之功。早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就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从1985年开始,厦门市就将文明礼貌月活动经常化、制度化;1987年9月,厦门市35个单位联合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总计5000余名职工参加,厦门市窗口行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1991年4月,厦门公布试行《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在公共场合倡导尊老爱幼,促进厦门成为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厦门的志愿者全国闻名,创造出“社区平安铃”等全国率先的服务模式;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多项工作得到中央文明办和中宣部的表扬和肯定……多年来,厦门从未停歇,各类创建活动常年开展,广大市民热情参与,文明自律、相互关爱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自觉行动。 文明城市“三连冠”,离不开矢志创新。从2005年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起,厦门人没有故步自封,没有自我陶醉,而是选择站在更高起点上,矢志创新。近年来,厦门市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重点,不断探索创建文明城市的新机制、新内容、新手段、新载体,使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指标,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常态工作目标,形成有效增强文明创建的巨大推动力,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拥有了许多个“全国首创”…… 最重要的,厦门的文明创建始终紧紧围绕人的发展。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厦门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根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动力和活力。正因人人成了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人人也成了文明创建的推动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厦门市创造了两个“百分之百”:100%的市民赞成参评全国文明城市,100%的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这种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氛围中,文明创建也得以从最初的政府行为转化为群众行为,从自上而下的号召变成自下而上的建造,从政府耗费大量精力的监督变成民众主动创建的自觉。全民参与,成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力之源。而全民参与的创建,也实现了城市与人的协调发展。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厦门30年的成就可谓辉煌。但我们相信,厦门的文明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永无止境。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像有位网友说的,厦门是全国卫生城市的免检城市,就因为是免检城市,所以要“天天检”。 |
- 2011-12-22厦门特区30周年:从唯一“生命线”到“四桥一隧”
- 2011-12-20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