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三连冠”——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1日报道(记者 林世雄 周思明 王珊珊) 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厦门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继2005年、2008年之后,厦门市连续第三次以总分第一获此殊荣。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大氛围里,厦门为何能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就是16个字: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创新创建、持续创建。 为民创建是宗旨 大学刚毕业到厦门一家企业工作的林荣锋,是厦门市首批保障性租赁房住户,今年他续租了一套60.51平方米的保障房,月租由财政补助80%,个人支付仅209.8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厦门一直把利民惠民作为根本宗旨,在“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思路指引下,把一项项创建指标落实为一件件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交通难等现实问题,让民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面对大量来厦务工人员涌入,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厦门各级政府早在2005年就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财政支出重点逐步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目前全市财政一般预算已有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 厦门提出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让人民群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厦门的民生工程,从推进之初,就蕴含着这座海洋之城的包容气质。 去年10月,来厦打工的泉州人林艺东根据实施不久的厦门户籍新政,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厦门市户籍,结束了14年的暂住生活。“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无论是为建设厦门挥洒汗水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还是来厦深造的莘莘学子,都被纳入民生保障范畴。只要来了厦门,你我都是厦门人——优美、自信、宽容、大度的气质,让厦门市被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之一。 “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一位诗人写道:这样的地方如果不是文明城市,哪里才是文明城市呢? |
- 2011-12-21“十二五”开局之年迎喜讯 福州跻身“全国文明城市”
- 2011-12-21厦门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特区30周年再添厚礼
- 2011-12-21福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2011-12-21福州厦门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2011-12-21厦门再获"全国文明城市" 志愿者行动感动市民和游客
- 2011-12-21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外国客人称赞"厦门真棒"
- 2011-12-21厦门市连续第三次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