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在医保领域闯出"厦门模式"
2009年,新的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办法又扩大到农村居民和未成年人医保的参保人员,补助标准从原来的8000元提高至10000元。 2010年7月19日,《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出台,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医保政策体系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同城同权”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均等化。 厦门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迅猛增加,覆盖率急剧提高,至2010年末已达234.69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远超90%。截至2010年7月,定点医疗机构共计167家,定点零售药店共计379家,每个社区乡镇都有医保服务点,形成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城乡兼顾、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定点机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 【征集令】 行走厦门 见证特区30年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连日来,“特区建设30年十大民生记忆”系列报道,读者反应热烈。为了让大家亲身感受特区的变化,本报将组织部分读者,到厦门走一走、看一看,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海沧大桥、厦门桥梁博物馆、夏商集团的中央厨房等。 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中国第一个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厦门桥梁博物馆、厦门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夏商集团的中央厨房等。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纪念馆,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区,陈列着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实物,结合场景、模型制作和多媒体声光技术,记录着厦门特区30年走过的路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沧大桥则是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是厦门岛与大陆的连接通道的“生命线”,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厦门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锭内,这是中国第一座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桥梁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等组成。 夏商投巨资打造的中央厨房,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堪称“厦门市民的大厨房”,也是我省首家面向社会供餐的现代化中央厨房,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工艺布局,洗菜、切菜、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欲参加活动的读者,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111报名,入选读者,本报将另行通知。 |
- 2011-12-20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厦门港 一个亿吨大港的崛起
- 2011-12-19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120多位"鹭漂"落户厦门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6厦门特区建设30年:住房30年从全国样板到国家蓝本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10年拆迁10万户(图)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