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亲,我在厦门等你
记者手记 除了“五缘”,我们还有什么? 郑璜 因为工作原因,曾经在厦门生活了三年,因公因私接待过不少来厦旅游观光的客人。问他们想去哪里,鼓浪屿自是首选;然后,海上看金门,大小嶝战地风光就是不少人的第二选择,这让我有点意外。 也许对于福建人,早已习惯了对面就是宝岛。而对不少外省人来说,到了厦门,这个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不与之发生点什么关系,似乎就是个缺憾。在普通民众看来,厦门和台湾,还真就如此密不可分。 于是,带他们去环岛路看“一国两制”标语牌,看观音山拔地而起的总部经济区,再告诉他们这里十年前,甚至五年前还是一片滩涂,让他们也让自己更深切感受厦门,这个曾经的对台海防前线到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沧桑巨变。 厦门特区因台而设。这句话说了许多年。但在特区设立的最初十年里,这只是一个愿景。不是对岸的人不想来,而是来不了。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两岸往来,终是历史潮流所向,任何个人和政治的力量都无法阻挡。 梳理特区对台大事记,就不难发现,越到后来,厦台交流合作就越频繁越密切,领域也越宽广。天赋的区位优势,独特的“五缘”情结,让厦门在与台湾的交流合作中拥有了先发优势,也因之诞生了诸多“第一”、“率先”。这让我在如何用屈指可数的图文来表现其中之辉煌而发愁的同时,更觉自豪和欣喜。 在特区采访的一个礼拜时间里,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在强调,对台,是厦门的最大优势,应该成为厦门最鲜明的城市特色,也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谈到了适应对方最初的阵痛。毕竟隔绝了几十年,有不适应之处很正常。只是看到成绩之余,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当前,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厦门特区如何“特”下去?除了离得近、接触早,我们如何依靠“先行先试”——这个中央赋予福建、赋予海西的“尚方宝剑”为两岸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一位台商说,他对先行先试的理解是,只要政策没有禁止的领域,都可以由厦门进行接触性试点,希望厦门的对台工作步伐迈得更大些,在制定对台政策方面,可以更加灵活,再适当放宽,并将政策落到实处。这正与新近提出的“福建精神”里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契合。 跨过而立之年的厦门特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9月份召开的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厦门要“努力当好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并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和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缘于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有理由有更高期待。 |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
- 2011-12-06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