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思明铸就海西第一强区 思明品牌叫响全国
产业发展 人均GDP超1万美元 第三产业比重超80%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地方发达的标志在于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小。 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区,思明区放弃低端化、同质化,选择“高、新、特”的产业发展路径,着力抢占产业高端、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特色品牌,瞄准海峡西岸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商务营运中心、消费购物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定位,着力打造商务、商贸、旅游、文化、软件、房地产、会展7个产业集群和光电(光伏)产业链。 从鹭江道到厦港片区,从湖滨北到观音山,一个个新落地的“巨无霸”式的项目撬动着思明区新的经济支点。一个个不断聚集的高端项目让人们看到了思明区产业发展华丽升级的坚实步伐,一项项不断加码的民生举措推动着幸福思明的全面构建。高端、新兴、特色成为思明区着力产业发展创新的三个关键词。 发展高端产业,向高端要影响力。以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为例,截至目前,思明区共引进和在谈金融项目48个,总投资约55.4亿元。预计2011年内落地金融项目将超过50个,投资总额突破120亿元。与此同时,思明区楼宇总部经济不断提速升级,5A级写字楼、高端城市综合体加快布局。形成了以观音山为引领,环筼筜湖片、临海鹭江道片和沿主干道片三片共同推进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齐聚思明,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思明区正成为高端产业的集中区。 发展新兴产业,向新兴要后劲。思明区瞄准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以及光电、光伏、软件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全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达140家,占全市的两成以上,建立了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巨茂光电、光莆电子、信达光电等14家全国龙头企业入驻的现代照明设计中心,成为中国光电行业的重要基地。思明区2007年获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1年通过中期验收,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特色产业,向特色要动力。瞄准全市及其周边2000多万人群的消费市场,过去五年,思明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4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83%和77%,2010年商贸营业额超过280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四分之一。今年前十个月更是提升到26.3%。思明区还在谋划“跳出思明看思明”,紧抓厦漳泉都市圈加快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启动的机遇,积极谋划地铁商圈经济,大力推进与龙海等地的战略协作,努力形成生产在外、总部在内,工作在外、消费娱乐在内的分工协作格局。 产业转型带来的是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现在的思明区,通过发挥集聚功能、配套优势和环境优势,正走出一条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次产业比例从2005年的0.1比22.4比77.5调整到2010年的0比19.71比80.29。商贸业、金融业比重分别提升至27.5%和15.4%,房地产的比重下调至6.6%,人均GDP超1万美元,财政收入从2004年起连续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全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上游位次。 |
- 2011-12-19思明区公布2012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设幸福思明
- 2011-12-19思明2012发展新思路惠民新举措:发展更科学 人民更幸福
- 2011-12-03思明区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提供60多个岗位
- 2011-11-30思明:向高度要效益
- 2011-11-30思明区准备4万个免费安全套 放进近200家酒店
- 2011-11-23思明区要求未登记校车本周内停运 多部门将拉网排查
- 2011-11-20思明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47.5万选民投票参选率 93.11%
- 2011-11-19厦门市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拉开序幕 思明区率先票选
- 2011-11-17思明:厦门大学4万余选民将选5位区人大代表
- 2011-11-16思明:激发文化活力 服务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