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骑楼见证海峡情深 福建·厦门台湾周璀璨启幕
2025-06-14 12: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福建·厦门台湾周活动启幕(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东南网6月14日讯(记者 刘玮 卢超颖)6月13日,以“百年中山路・两岸共潮生”为主题的福建・厦门台湾周活动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山路启幕。在既逢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举办之际,又值厦门中山路百年庆典,这场跨越海峡的文旅盛宴,通过多元场景构建,唤醒闽台同源记忆,深化两岸文化、商业、旅游等领域互动交流,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挥五缘优势 深化两岸融合 2025年,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迈入关键之年。国家持续推出有力政策,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实领域拓展。值此之际,“台湾周”活动乘势而行,紧扣政策脉搏,匠心打造阿里山小火车主题车厢。这趟驶向宝岛记忆的“时光列车”,将台湾深入人心的流行音乐旋律、承载历史温度的非遗技艺、闪耀创新光芒的知名品牌,有机融入鹭岛(厦门)温润的骑楼烟火与悠扬的南音古韵之中,切实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根植沃土、枝繁叶茂。 活动在中山路步行街复刻台湾夜市(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深化民间交流 促进心灵契合 依托第十七届海峡论坛这一重要民间交流平台,“台湾周”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设置主题车厢、呈现民俗文化展演互动、复刻台湾夜市经典小吃等形式,广泛吸引两岸同胞参与。沉浸式的体验与互动,有效消除沟通障碍,增进彼此对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了解,精准回应两岸同胞加强交流、深化理解的需求,从而拉近心理距离,推动心灵相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筑牢坚实的民意基础。 联动优势资源 激发交流动能 借势厦门中山路百年庆典,充分发挥其特色骑楼建筑、核心商业地标及两岸共同记忆载体的独特优势,将“台湾周”活动与之深度结合。同时,整合海峡论坛资源,通过打造特色街区、举办巡街演绎等活动,构建集文化展示、商业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新交流场景。这一资源联动模式,不仅为中山路注入新商业活力、重现百年商街繁荣,更能激发两岸多领域交流合作活力,为两岸交流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 活动现场,设置五大主题展区,宛如一座横跨两岸的“文化彩虹桥”:台北101模型尽显现代都市风貌,阿里山茶廊飘来冻顶乌龙的醇香,金门古厝文创展还原“红砖白石双坡曲”的闽派建筑精髓,九份千灯夜市华灯初上,垦丁特色舞台上南音古调混搭摇滚音浪。两岸同胞们在鹭岛温润的骑楼烟火与深入人心的经典旋律中,搭上阿里山小火车这趟驶向宝岛记忆的“时光列车”,沉浸式体验闽台特色,在共同的山海记忆与人文血脉中深度交融。 活动吸引两岸同胞参与(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活动亮点聚焦】 1.百年药香・存德药房的传承密码创立于1832年(清道光十三年)的存德药房,历经五代传承。1949年原“存德”停止营业后,于金门以“存德药局”延续经营,从药品研发到服务理念均贯穿文化传承。现场将展销卤料包、胡椒粉、减脂茶等经典产品,让百年药香穿越海峡,诉说两岸同根的商业伦理。 2.金门高粱酒・七十年酒香里的两岸情缘始于1952年的金门高粱酒,由金门酒厂酿造,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的九龙江酒厂,以醇厚口感累积市场知名度,如今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味觉符号。活动现场不仅呈现酿酒工艺,更通过品鉴体验,让酒香成为连接两岸的情感纽带。 3.视听盛宴・民族韵律与闽南乡音的共鸣台湾少数民族表演团队携原生态歌舞登陆中山路,以图腾服饰与古调演绎传递宝岛风情,为百年商街注入沉浸式文化体验。此外,落地思明区的台湾创作歌手张希爱将献唱闽南语经典歌谣,展现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魅力。 4.非遗市集・千年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文・潮・玩区域汇聚非遗木雕、建盏、篆刻石料等,让盘玩间的触感成为千年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对话媒介,呈现“非遗活化”的创新实践。 两岸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据悉,“百年中山路・两岸共潮生”福建・厦门台湾周活动将持续至6月19日,期间不仅有台商展销、美食市集等多元业态,更通过“两岸一家亲”主题文化展示、非遗活态展演等形式,让市民游客足不出“市”即可畅享宝岛烟火、聆听闽台金曲。这场融合历史记忆与当代创意的文化盛会,正以中山路为支点,书写两岸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