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马巷派出所三名青年民警:着一身藏青蓝 谱写青春赞歌

2022-05-04 10:39  作者:房舒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房舒 实习生 王伊朵 通讯员 黄健 王燕铃 图/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入警两年,平均年龄不到25岁——在翔安公安分局马巷派出所,有这样三名新生代民警,年纪轻轻却已初具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担当。他们不乏年轻一代的个性,在不同的岗位和专业上各显风采,不变的却是以青春奉献人民的从警初心。

今年以来,马巷派出所着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持续打造“平安品牌”,以战训发扬薪火相传精神,推动新警不断成才,多名新警已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记者对其进行专访。

陈玉婷在窗口为市民办理业务。

她说了一句“我来吧”

为七旬老人解决落户难题

“又是你最晚。”4月18日中午12点半,马巷派出所食堂里,煮饭阿姨拿出一个饭盒递给陈玉婷:“已经帮你打好了”。

管辖着人口密集的翔安老城区的马巷派出所,户籍科每年经手的业务量,占到全分局近一半。每天还未开门,户籍室门口的群众就已经排起了长队。面对繁重的户籍业务,陈玉婷和同事们的午餐时间,基本上是全所最晚。“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有的从清晨排到大中午,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宁愿晚点吃饭,也要帮他们处理好户籍业务。”陈玉婷说。

今年3月,一名老人走进马巷派出所的户籍室。老人姓李,今年70多岁了,老李说自己50年前因为工作调动户口迁到了外地,于2010年左右退休,如今想把户口迁回厦门。说完,他掏出一张已经泛黄的纸片,这是一张人员信息登记表,本人主要简历只有寥寥十几个字。

根据厦门市相关规定,需要回迁的本市人员,需具备连续在厦居住满10年,且在本市有合法住所等条件。很明显,单看这张纸片,很难证明符合规定的条件。“他没有在退休第一时间前来办理,中间又过去将近12年。”陈玉婷说,为了这事老李已来派出所好几次了,每次看到接待他的民警脸色犯难,老李眼神中透露着失望:“真的不能办了吗?”看着老人佝偻的背影,陈玉婷心底涌上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我来吧。”

这三个字的背后,是陈玉婷夜以继日的付出。她先根据老李提供的就读学校信息,辗转找了辖区内两所小学,结果发现因为年代久远、学校几次搬迁等原因,老李当年的档案无法调阅。随后,陈玉婷另辟蹊径,请所里社区民警帮忙,一起找到老李所在的社区,经过大量走访调查、组织笔录后,终于帮老李搜集到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材料。在今年4月老李终于拿到了迁回之后的户口簿。领取证件当天,老李泪光闪烁地对陈玉婷说:“实在太感谢你了!”

“对我来说是加班,但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得到的是希望和踏实。”陈玉婷说。

【名片】

陈玉婷,24岁,中共党员,福建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现任马巷派出所户籍科民警。

郭秉鑫接到任务准备出击。

他驱车40公里

穿着防护服为嫌疑人送药

拿出一份判决书,郭秉鑫颇有成就感地说:“复杂的案件,完整的证据链条。”他说的是去年9月份经办的一起招摇撞骗案件。甘肃政法大学毕业的郭秉鑫,将掌握的法学知识熟练运用在办案过程中,破案雷厉风行,办案专业严谨。

2021年9月,一名从深圳赶来厦门报案的女受害人张丽(化名)报警称,她被人以谈恋爱的方式骗了8万余元。张丽说,2020年10月,她在网络上认识了自称是马巷派出所警察的陈某。在陈某的甜言蜜语中,两人确认了恋爱关系。但随后张丽便感觉到了不对劲——“他找了无数借口跟我借钱,一提还钱就没动静了”“他也从来不来深圳看我”……产生怀疑的张丽甚至打电话来派出所咨询,结果是查无此人。

接案的郭秉鑫很快就找到嫌疑人陈某,狡猾的陈某已经准备好一套企图脱罪的说辞,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但他面对的是有着深厚法学功底的郭秉鑫。

郭秉鑫并不急于展开审讯,而是先从陈某的身份入手,了解到他有多起民间借贷纠纷,再从收入少而花费大的方面入手,证实他根本没想过要“还钱”的真相。“为什么要冒充警察身份?”“你坚称是借钱,但你有偿还能力吗?”在审讯时,郭秉鑫严密的逻辑让陈某哑口无言。

郭秉鑫不仅有疾恶如仇的侠义心肠,还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也是在陈某一案中,郭秉鑫在带其进行羁押前的体检时,留意到对方体检指标有异常,郭秉鑫坚持带陈某做了更详细的检查,最终陈某被确诊为糖尿病。“此前,就连陈某和家人都不知道陈某患有糖尿病。”郭秉鑫说,2021年9月,郭秉鑫在经过防疫部门、上级领导层层审批后,在高温天气下套上防护服驱车来回40公里,只为给羁押在看守所的陈某及时送药。郭秉鑫的举动感动了陈某,最终在嫌疑人与其家属的配合下,郭秉鑫成功完成证据采集。

【名片】

郭秉鑫,23岁,甘肃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现任马巷派出所办案队民警。

郑东毅正在审讯一名嫌疑人。

他缜密侦查耐心审讯

斩断犯罪链条一战扬名

郑东毅的话不多,清秀的脸上有种少年老成感。今年2月中旬,马巷派出所获得线索称,有人通过网络从异地向厦门贩卖毒品。厘清情况后,郑东毅与同事急赴异地展开抓捕。到达时,郑东毅和同事就跟毒贩打起心理战:“他很警觉,不仅反复变换交易地点,还一度提出不见面。”郑东毅耐心与对方周旋,终于在当日将其成功抓获。

然而,毒贩的狡猾不止于此。为了逃避惩处,毒贩黄某拒不承认从中获利,而是企图用“交通费”一说蒙混过去,“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愣是从晚上9点,重复到隔日凌晨4点多。郑东毅沉默了,就在黄某以为自己得逞时,郑东毅甩出证据说道:“你住哪里?”“这是你给买家发的定位,你是从这里打车的吧?”“打的是出租车吧?几公里能花几百块?”郑东毅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地图,对嫌疑人不断发问。面对一句接一句的讯问,黄某深感自己逻辑无法自洽,不敢再狡辩。

紧接着,郑东毅又结合嫌疑人的家庭情况在审讯中逐渐突破其心理防线,说服其配合展开对上线的抓捕,最终成功斩断一个通过网络贩卖毒品的犯罪链条。而郑东毅也凭这一战,在同事间扬名。审讯中的缜密心思与如炬火眼,成为郑东毅的标签。

长时间的审讯最是消磨耐心,也是对体力巨大的考验。在今年的系列禁毒行动中,郑东毅多次参与抓捕、审讯,啃下一块块“硬骨头”。“连续好几个案件,在审讯室里泡了三天三夜,从审讯室出来后挂着重重的黑眼圈。”郑东毅说,同事们因此都叫他“黑猫警长”。

【名片】

郑东毅,24岁,福建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现任马巷派出所办案队民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