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玉婷 兰 京)历史在这里相聚,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珍宝,都充满了厚重与神秘。但它们也会“生病”,也需要“医生”——拥有精巧技艺的文物修复师。 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博物馆人身上,本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关注让古老文物重焕光彩的“时光医生”。连日来,经多方联系,本报记者寻访到两位文物修复师王怡蘋和孙雯,听她们讲述修复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在华大用八个月抢救汉代铜鼎 从各地搜集来的土壤是“灵丹妙药” 简介 王怡蘋: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2年进入华侨大学任教,并兼职文物修复工作至今。 王怡蘋正在修复青铜器。(本报记者 王玉婷 摄) 透过玻璃窗,阳光洒了进来。王怡蘋的修复工作台,就设在华侨大学四端文物馆特展室东南角最靠窗的位置。一张小长桌,一把靠背椅,简单得让人难以想象。但就是在这不过三四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六年来,王怡蘋已完成两三百件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 在这张小长桌上,摆着温度湿度计、各色矿石颜料、试色纸、镊子、镇尺等常见的文物修复材料工具;一旁立着十多个透明塑料瓶,里面装满各种颜色、质感的土壤——“它们都是我从各地搜集来的,文物修复就像给文物治病,这些土壤都是我的‘灵丹妙药’。”王怡蘋神秘地笑笑,讲起了一个自己曾整整“抢救”了8个月的“病人”。 这位“病人”,是一尊长20厘米,宽17厘米,通高16.8厘米的汉代铜鼎。“当时,它的圆形顶盖上,有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破洞,一只顶耳脱落,锈蚀斑斑,损坏程度十分严重。”王怡蘋说,为“病人”检查身体时,就涉及修复的第一步——清洁除锈。她戴着手套,小心地用软毛刷刷去尘土。“很多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或出土后没有放置在适宜的保存环境中,一旦接触到含氯的可溶盐类及水分等物质,就会形成腐蚀锈层。”王怡蘋比喻,就像治疗蛀牙,医生要做的先是将虫蛀部分清除干净,才会开展下一步“补”的工作。 用镊子清除掉腐蚀锈层后,放在桌子上的神秘瓶子就要派上用场了。“破损处需要用介质将它黏合”,王怡蘋拿出一小瓶透明晶体,“这是透明的B72胶,我需要加进一些土壤和矿物颜料,将它调配成最匹配被修复文物的介质胶土。”但是,在做这一步之前,须从铜鼎上取下一些土壤粉末,与收集到的十几、二十种土壤比对,选择最相近的一种,再利用矿物颜料、对着自然光,比对调和出颜色最吻合的介质。为此,她还拔草,抽捶出草中的纤维,加入调和的介质里。“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要让修补的部位与周围的衔接浑然一体,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要能耐得住性子。”王怡蘋说。 每道黏合工序完成后,都要等它自然风干,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最终所有工序完成后,王怡蘋还要对铜鼎进行“涂布”——为它涂上一层保护膜,让它的生命尽可能延长…… 没有课程安排时,王怡蘋在工作台前经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王怡蘋用八个月的时间“抢救”这件文物,让它立在展柜中,重新焕发光彩。 “为什么在高校文物馆修文物,除了热爱外,我也想让学生看到,我们是有使命去保护好这些珍宝的。我希望很多年后,人们还能通过文物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好”,王怡蘋说。 |
相关阅读:
- [ 05-19]来福建博物院 让“格格”“阿哥”带您赏文物
- [ 05-19]建数字馆、打造小程序……故宫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 [ 05-18]建阳区安监局积极参与“於越吉金”越国青铜文物展
- [ 05-18]陕西考古十年新发现精品文物“面世”
- [ 05-18]国际博物馆日:文物知识走进军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