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疍民回忆昔日沙坡尾盛景 玉沙坡曾经“鱼满船满”

2015-09-14 10:09:24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黄少毅 吴晓平/图)一个礼拜前,69岁的张亚叶,再次拿起了梭子,麻利地织着渔网。不远处的墙上,挂着的是她半个世纪前的照片。

这是“乡关何处:简庆福的光影人生”展览开幕式上的一幕。

也正是这场展览,把张亚叶的思绪又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白鹭盘旋,市井气息浓郁,渔船排列在堤边,起航、收工,海腥味触手可拾。

现在,这里空空荡荡,海风一贯而过,不再能带起渔船摇曳。“这是乡愁,每一位疍民的乡愁。”张亚叶说,时常会有疍民像她一样回来看看,站在堤边,望着那片海,不说话,然后摇摇头走开。

“藏”在城市深处的沙坡尾,它已不在……

没落 渔船不再摇曳

陈玉秀,疍民后代。

沙坡尾,大学路96号,是她的家。不到30平方米,一房一厅,就沿着避风坞的海。

“一家七八口人就挤在这儿住,我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讨海的。我没出海,从小也会织渔网。”陈玉秀说。

10多年前,我们曾采访过她的母亲——一位90多岁的疍民,“上山后”一直住在这里。

在陈玉秀记忆中,每当晚霞金红,渔船纷纷回港,岸上排开一溜鱼市,便能感觉到这座现代化的城市还保留着一丝与海紧密相连的生气。即便10多年前政府修建演武大桥,宣布“废止沙坡尾渔船避风坞”,也没能挡住他们的小船。这里,还散发着大海气息,算是个货真价实的“渔人码头”。

几年前,老人走了,房子也空了;再过几年,避风坞也变得安静了。空气中虽然还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海腥味,沿街的老旧房屋一幢挨着一幢,但避风坞早已空空荡荡,海风一贯而过,不再能带起渔船摇曳。

 

辉煌 玉沙坡“鱼满船满”

也许,若干年后,你不会再忆起,这里曾经这般辉煌过。

沙坡尾,“玉沙坡”的一部分。“玉沙坡”,意为玉一样的沙滩。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呈月牙形,海岸线长逾一公里,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西边叫沙坡头,东边就是沙坡尾。

沙坡头,曾是厦门繁荣一时的渔港。上世纪30年代,随着渔船越来越多,被依托天然潟湖地形建出了更大避风坞的沙坡尾取而代之。

老人们还记得,那年的沙坡尾,是金色的。

之后的一个甲子,这里一直是厦门的海洋渔业中心,冷冻厂、渔具厂、水产加工厂、造船厂、造帆厂,所有产业围绕着渔业铺开,渔业人口一度占据沙坡尾腹地厦港片区人口的80%,下海渔民达到5000人。

辉煌的不仅仅如此,还有历史——

据文史专家彭一万考证,陈嘉庚在筹建厦门大学时选定此处,正是因为此地原为郑成功的演武场、水操池等遗迹所在地;1926-1927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4个多月,其间常到玉沙坡海滨散步、拾贝。他往返厦大与广州,都在玉沙坡乘船。变革 “上山运动”

渔民靠海吃饭,自称“讨海人”。在他们眼里,除了海,就是山,他们管“上岸”叫“上山”。

和大多数以传统捕捞为支撑的渔港一样,沙坡尾没能逃脱衰落的魔咒。

一切在今年5月13日被打破——

这天上午,避风坞内的75条“闽厦渔”船主被召集到一起,政府部门宣布沙坡尾退渔、渔民上岸,要进行清淤和街面改造工程。接下来的一个月,沙坡尾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山运动”。“要么开走,要么交出渔船。”76岁的黄朝乞,最后一天才“上山”。6月12日,避风坞已空空荡荡。

入侵 灵魂正被抽离

渔歌总会唱完……

不记得从哪天起,避风坞背后700米的弧形堤岸上,商铺租金和转让费迅速上涨,越来越多的店面被改成咖啡馆、酒吧、西餐厅。

被改变的,还有避风坞边的一片老厂房,被改造为“文创”场所。

纪录片《沙坡尾》的编导曾欣,在为该片众筹拍摄资金的文案中曾这样说:“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猛然看见这么一个古朴、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老港口,让我深感震惊。然而,我不知道沙坡尾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城市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商业气息已经逐渐延伸到这里。”

是的,沙坡尾走到了渔业历史的尽头,凶猛的城市化与商业化似乎不再能容纳这个古老的行业,被视作灵魂的历史与文化也正在被抽离。名词解释 “疍民”指福建一带以船为家的水上族群。根据闽南文化研究者陈复授的考据,厦门港的渔业与疍民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明代。

早期的厦港分为沙坡头和沙坡尾两段,直至沙坡头不堪重负,才在1934年筹建了沙坡尾避风坞,承接了沙坡头的渔港功能。一些疍民从泉州、漳州等地迁居于此,疍民文化得以在这里延续。

 

疍民白描张亚叶:渔船就是家

讨海人见过的风浪,太多了。

张亚叶,大家都叫她阿叶。从1947年出生到11岁,阿叶就住在一艘渔船上,那就是她的家。用她的话说,一家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船上生 船上长 “船靠汕头港,汕头就是家;靠东山,东山就是家;靠厦门港,厦门就是家。”阿叶的童年,都在海上“漂着”,遇到海上风浪大,她家的船就躲进沙坡尾避风坞,一家人都住在船上,也习惯了。

阿叶说,小时候,个子还不高,双手抓在船边,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发呆,看海浪打过来,一浪高过一浪。每天变着花样吃海鲜

住在船上,阿叶最难忘的,还是吃。

船上的人,狗鲨,不吃;鳗鱼,也不吃;螃蟹,咬一口后腿的肉,不喜欢吃了,就整只丢进海里,每天变着花样吃。“每天都吃海鲜,捞上来就在船上煮,很新鲜。海鲜都是野生的,什么都有。”阿叶说。

船有私人的,也有公家的。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渔捞公社。渔捞公社最兴盛的时候,拥有六七十艘船,最高年捕获鲜鱼达70多万担。成渔捞公社的大红人

阿叶以为,她会与心爱的大海一生为伴。可11岁那年,她“上了山”。

“老爸去世后,就没有再住在船上了。”阿叶回到了岸上,直到1960年到渔捞公社上班。

在渔捞公社上班,阿叶不仅要出海捕鱼,还在剧团演出,她是主角之一。“唱歌仔戏,公社成立了剧团,有30个人。”阿叶说,刚上班第五天,就被公社送去歌仔戏剧团培训了。

演得好、唱得好,让阿叶成了渔捞公社的大红人。在海上“演了”一年后,阿叶这次真的“上山”了,调去渔民俱乐部。

从那之后,阿叶再也没有过水上居住的生活。

陈复授:留在“山上”的 民

75岁的陈复授,一直留在“山上”。

上世纪40年代,陈老出生在浯屿岛。生母早逝,是奶奶抱着他走遍全岛,吃百家奶才侥幸活了下来。

5岁那年,他随父亲搬到厦门,一住就是70年。厦港,就是他的家。“父亲在厦门港当渔工,我们就借住在福海宫旁的表姑家护厝小屋。”陈老说。留在“山上”课间有免费牛奶喝

按讨海人的习惯,男孩要生活在船上,父亲考虑到他从小没吃母乳,长得瘦小单薄,一直不忍心,就把他留在“山上”。

家里人都住在船上,陈老没有。8岁那年,他去上学了。

陈老念的是渔民小学,校舍是原来的钓艚王宫,这也是全国第一所渔民出资自办的子弟小学,创办于1922年。“旧时的渔民协会规定,鱼行从渔民卖鱼收获中抽取千分之八作为办学经费。学校发校服,课间还有牛奶喝,都是免费的。”陈老回忆道。丰收盛景 渔船连绵一公里多

三四十年前的厦门港,很是热闹,方圆数公里,飘散着海鲜鱼腥。从鱼肝油厂西侧(后来的“星鲨实业总公司”),到厦大医院西侧,连绵一公里多,渔船密密麻麻。“一路走来,问候声一片、招呼声一片。那时有句俗话说‘起暴头啦(风暴潮),渔船回来了,厦门就活起来了’。”陈老说,厦门港渔汛,一年冬、春、夏三季。每每满载归来,渔民就将鲜鱼从船舱一筐筐往外搬运,负责转运的渔工摇着舢舨,行驶数十米或上百米靠泊在海滩边。渔民家属或当地的闲散劳动力,手持竹竿箩筐钩绳,接过舢舨上卸下的鲜鱼,抬送到鱼市场过磅。“堆积如山的鱼货,有进加工厂的,有进冷冻厂的,有的直接分配进入本地市场。”陈老说,赶上好年景,一条船一年捕获两三万担(一担100斤)。那时,海洋实业公司最高年捕获鲜鱼达70多万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