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厦门的“爱心饮水站”如今已向全国推广。(资料图/记者 吴耀东 摄) 2月28日,是一个令厦门人骄傲的日子。“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第四次被厦门揽入怀中。 从冬天到夏天,从一杯热腾腾的热饮,到一杯可以仰头灌下的凉茶,礼遇环卫工人折射出了厦门这座城市的文明;去年黄金周,南普陀接待了20多万名游客,留下了地上没有一片垃圾的美谈;漫步江头街道,看到的是被鲜花“包围”的配电房都画上美丽的油画,感受到的是在一年四季花朵绽放的小区里邻里正守望互助……厦门,处处都是文明味。 连续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厦门是如何做到的? 【永不满足】 2005年,厦门拿下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第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运气加实力。当每三年一届的评选,被厦门连续四届摘得“桂冠”时,“杂音”越来越少,叹服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厦门的实力来自永不满足的心态。 有一个数字让人惊叹,在多次的公众调查中,厦门市民对文明创建的支持率几乎达100%。城市文明创建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市民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上。 不久前,慕名而来的重庆14位盲人在厦门进行为期一周的“自由行”。当他们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主要是靠摸和听来游玩后,破例打开其中一架钢琴的保护罩,让他们亲手触摸琴键,团里的音乐爱好者屈安辉还现场弹了一曲《舞女》。团长蔡美岐说:“从来没有哪个展馆会这么优待我们,我们非常感动。” “每一个在厦门生活、喜欢厦门的人,都希望厦门越文明越好。”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员工魏岚如是说。厦门人喜欢用他们心中的“文明标尺”,挑剔的眼光,丈量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 长期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重要抓手,着力从政务、法治、市场、人文、未成年人、生活、社会、生态等“八大环境”入手进行文明构筑,力争让广大群众吃得安全、住得舒心、出行畅通、办事更便利,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
相关阅读:
- [ 04-30]文明城市应具备弱者视角
- [ 03-27]东莞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并无不妥
- [ 03-27]东莞成功“创文”何不透露扫黄数据
- [ 03-03]周四起去市美术馆看雷锋事迹展 向市民开放至本月15日
- [ 03-02]福州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福清获提名
- [ 03-01]厦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市民享受创建成果
- [ 03-01]宣传部副部长黄鹤麟:打造全国文明城市的典范
- [ 03-01]厦门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实现四连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