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厦门:春菜市场涌现诸多“跨界选手”

2025-03-06 09:20  作者:沈彦彦 许舒昕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板蓝根” 田七苗 鲜桑叶 您吃过吗?

药食同源品种走俏,春菜市场涌现诸多“跨界选手”

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 许舒昕板蓝根不是泡水的颗粒,它可能是你碗里的菜;鲜桑叶也不再是买给蚕宝宝吃的,放进“菜篮子”就能提回家。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的春菜市场涌现出诸多“跨界选手”,“养生菜”备受青睐,兼具药用价值的特色时蔬更是成为市场新宠。

板蓝根青菜

成春菜顶流之一

一款名为“板蓝根青菜”的蔬菜,因为名字听起来健康养生,一跃晋升为春菜中的顶流之一。在厦门朴朴超市,板蓝根青菜以8.9元/300克的价格吸引着顾客。另外,鲜桑叶、田七苗等兼具食疗功效的新品种同样热销——售价6.98元/150克的鲜桑叶不到上午9点就已经销售一空,而售价5.98元/200克的田七苗则也是上午8点多就显示“即将售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医师蔡妙娜介绍,板蓝根青菜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研发而成,是把板蓝根和油菜通过杂交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本质是蔬菜,但保留了部分板蓝根的活性成分”。

板蓝根青菜的口感如何?记者在朴朴超市App上检索,发现大众对它的接受度比较高。不少网友评价,口感类似普通菜心、芥蓝,味道清甜鲜脆,大多数人以清炒或凉拌等方式进行烹饪。

板蓝根青菜也有“抗病毒”的功效吗?蔡妙娜说,板蓝根青菜有普通蔬菜的属性,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有轻微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但含量远低于板蓝根药材,不能替代药物。她强调,“食用药食同源的蔬菜只是一种日常保健养生方式,青菜不能当成药来服用,生病需及时就医、对症用药。”

不少春菜 价格亲民

“春日正好,春菜正鲜,今天我们一起来厦门的老市场采购春菜,学做一桌‘春日宴’……”近日,记者在大学路附近的农贸市场看到,一大早这里就迎来了两三场直播。芦蒿、芦笋等时令春菜占据着最醒目的摊位,不但吸引了多位美食博主拍视频打卡,来采买春菜回家尝鲜的市民也不少。

不少摊主说,今年春菜价格相比往年同期有涨有跌,部分品种价格更亲民。

“今年昆明的‘头水春菜’较往年提前近一个月批量上市,种类更丰富。”在夏商(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摊主陈小姐说,今年春菜的供应量充足,价格也比较亲民,如芦笋、芦蒿、春笋等,每500克零售价均为10多元,茭白、紫背天葵、豌豆角、蚕豆等每500克售价均为10元以下,价格普遍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市场人士预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3月中下旬春菜将大量上市,加上外地货源的补充,4月春菜品种将大幅度增加,价格将季节性下跌。

红香椿 每千克150元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高价春菜。记者在零售市场上看到,红香椿以每500克约75元、每千克150元左右的价格领跑春菜市场,折耳根嫩尖每500克售价20多元,而黄瓜花更是卖到每500克近40元。

“不少高价春菜都是现采空运的,保鲜期不到48小时,人工采摘成本和物流成本高,上柜期短、耗损大,售价自然不菲。”批发商陈小姐说,由于初春时节气温较低,蔬菜生长缓慢,产量有限,且采摘、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为保障新鲜度,部分春菜全程温控,运输成本较普通蔬菜高出许多,“100公里内温控成本增加50%以上,跨省运输物流费用就要翻倍。”

相关

五种春菜 换着吃

芥菜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利膈。

吃法:煮粥(芥菜粥)、清炒。

禁忌:性偏温,阴虚火旺者少食;腌制芥菜钠含量高,高血压慎食。

田七苗(三七苗)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吃法:焯水后凉拌,或与鸡蛋同炒,或涮火锅。

禁忌:孕妇、经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者禁食。

香椿

功效:健脾开胃。

吃法: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务必先焯水。

禁忌:亚硝酸盐含量高,不可过量食用香椿;湿疹、过敏体质者慎食。

石斛(鲜品或花)

功效:滋阴生津。

吃法:鲜条榨汁、炖鸡汤、石斛花泡茶。

禁忌:脾胃虚寒者需搭配生姜或红枣;感冒发热时不宜。

益母草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吃法:益母草猪肝汤、煮鸡蛋。

禁忌:孕妇禁用;月经量多者经期避免食用。

提醒

食用需适量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医师蔡妙娜提醒说,食用春菜需适量,尽量选择无污染环境采摘的,清洗彻底后再焯水(香椿、蕨菜等含亚硝酸盐,建议焯水1~2分钟),特殊人群需谨慎,关注过敏反应(香椿、蕨菜等可能引发过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