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探索网红打卡点的“长红”之道

2025-02-21 09:22:19  作者: 王元晖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个“爆款遇冷”的反思

“网红”未必“长红”

打卡点有生存法则

早在十年前,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到访,打破了观音山路东侧“滚蛋谷”的宁静。这一自发形成的打卡点,让越来越多的游人趋之若鹜,也成为北极星救援队队员头疼的一个地方。

“受短视频的影响,越来越多年轻人寻求刺激,不做攻略或没有专业人士带领,就贸然来‘滚蛋谷’打卡,非常危险。”北极星救援队队员介绍,根据统计,2015年以来,“滚蛋谷”及周边发生迷路被困事件就达90起左右,仅从他们手中就救助了超130名受困群众。

“这是一个未开发的区域,巨石之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容易引发意外事故。”记者在社交媒体中,不时发现类似的提醒。负面提示,阻挡了人们的脚步,让“滚蛋谷”的打卡热度迅速降温过,这一点,得到了与之毗邻的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工作人员的证实。

这些年基于各种原因淡出公众视野的打卡点并不在少数。印有周杰伦《晴天》里经典歌词的“鼓浪屿晴天墙”由于容易造成路口拥堵,墙上歌词被擦除;官任路40余年历史的蓝花楹树,由于树木老化倾斜带来安全隐患被移除,虽已在原位补种,但打卡氛围不复存在;老街区商家立在店门口的“我在厦门很想你”等网红路牌,由于跟风造成的同质性,逐渐被打卡的人群冷落……

这也给各新晋打卡点敲了一记警钟:不培育和呵护,网红打卡点也可能昙花一现。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许清茂认为,近年来在文旅经济中异军突起的网红打卡点,得益于新媒体的社交传播方式,传统的观赏景观变为体验场景,经过创作者的加工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引发受众的共鸣并激发他们前往实地体验的冲动。这些打卡点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互动性,但也具有阶段性、衰退性。因而,与传统景点不同,网红打卡点显得非常脆弱,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降温、失色,真正持续爆红的景点必须与硬件设施、文化内涵、受众体验相碰撞、相磨合。

一位“网红局长”的探索

把头回客变为回头客

除了“天时”更要“人和”

元宵过后的周末,厦门各个景点依旧红火。延期进行的2025厦门元宵旅游嘉年华在园博苑开展了连续6小时的活动,千灯墙、激光秀、19组花灯等纷纷登场,荻花洲也迎来了一场非遗及民俗文化展演盛宴,让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春节期间在荻花洲进行的一场场活动,是翔安区文旅局“网红”局长吴善营精心策划的。这位从镇街调往旅游部门的干部,一年来还操着“地瓜腔”出口成章,频繁在各类视频号中出镜,不遗余力为荻花洲及翔安旅游代言。他深知,讲故事让荻花洲“火出圈”仅是第一步,而要让这一打卡点红下去,就必须提升设施、策划活动、保障服务。在翔安区旅游部门的推动下,目前,荻花洲已建成由沙滩、生态景观带和旅游休闲浪漫线组成的总长2.8公里的美丽岸线,几乎每个周末,这里都有活动上演。

对于精准打造网红打卡点,吴善营今年有新的路线图。他说,今年翔安会继续挖掘山、海、河的文旅资源,出新招、精设计,引客下乡,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打卡。同时,尝试把“流量”转成“留量”,将“头回客”变为“回头客”,把“过境游”化成“过夜游”,在发展文旅经济及乡村振兴中破解许多偏远打卡点“只挣吆喝、难得实惠”的尴尬。

“出圈”要靠“出招”,盘点近年来厦门一些热门打卡点,它们初步实现“长红”的背后,基本上都有部门或商家精心谋划活动的影子。不久前,湖里区殿前街道举办了一场厦门“飞去不可”定向挑战大赛暨摄影大比拼活动,吸引了全国50支队伍、200多名游客到现场签到。街道负责人直言不讳:要以立体方式向大众推介这一特色景观,进而挖掘文旅潜力、培育文旅商融合的新增长点。

相对于“网红”的“天帮忙”,“长红”更需“人努力”。而在形成“网红”、保持“长红”的过程中,如何把“流量”变“留量”,则精准契合了文旅经济的应有之义。从近来厦门各著名打卡点呈现的动向来分析,它们基本上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力。

许清茂分析,在社交媒体继续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网红打卡点的主要出路,在于必须用心用情力推能被看见、被肯定的亮点,巩固受众心中的记忆点。同时,依托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的厚土,保持独特性、丰富体验感、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让打卡点及其背后的文旅产业茁壮成长、长盛不衰。

鹭江茶桌仔

网红打卡点不能只顾 “红一时”

●王元晖

从厦门地铁1号线集美学村站下车,往海边走两百米,就是“十里长堤”。夜晚,年轻人常常聚到这里,听歌、聊天、赏景。“长堤夜经济”,应运而生。

“十里长堤”已经迈出了“长红”的第一步,但这个三年前刚刚起步的打卡点也曾受到诟病。从“网红”而来,最终要走向哪里,是如今几乎所有打卡点都要直面的问题。

大流量后面的大能量,这些年确实让许多不知名的地方“出圈”了。流量流动的过程中,是一些游人们定格生活轨迹、展示精彩瞬间、塑造网络形象、收获朋友点赞的渴望。

网红打卡点很自然地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名不副实的“照骗”,它们不乏个人为吸引流量的精心包装,也不乏商家被利益驱使的过度营销;另一种则是实实在在藏匿“深闺”的好地方,它们首次亮相便展现特有的魅力,人们纷至沓来,把“地点”变成了“景点”。

所以,同样是网红打卡点,有的短短时间就夭折,有的经过游客的体验开始红火。

开始红火的景点就一定能长久生存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放任不管,它们有可能失去魅力,走向没落;增强底蕴,完善配套,提升服务,它们就可能插上飞腾的翅膀,与当地的文旅经济共舞。

长红才是真的红。因此,有关部门要努力培育的打卡点,不仅要红在网络上,更应该红在千千万万游客的认知、体验里,红在拼文旅、拼经济的火热实践中。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