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4+4+6”成新的用工“蓄水池”
2024-12-02 09:17:00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人才如何培养 企业如何招才?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陆续有芯片、半导体人才需求的企业不在少数,人才储备量虽还没跟上,但市场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需求,并出现新现象——大学毕业生到培训班回炉重造,但不是学雅思托福,而是花三个月掌握新技术。 在火炬新科广场内的一栋办公楼内,四间教室正在上课,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可从理论知识入手,并利用教室里的器材进行实践。记者了解到,这是“湖里纳米精英半导体芯片工艺师”劳务品牌项目实施地,去年开始专注培养“半导体工艺工程师、半导体设备工程师、半导体先进封装研发工程师、半导体版图设计工程师”等半导体芯片领域人才,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先后与士兰集科、通富微、云天半导体、思坦集成等多家芯片半导体企业合作,签订长期人才培养协议,提供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 去年,市人社部门推动该项目与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合作共建“新兴产业职业技能提升基地”,形成了“政府牵头+园企合作”特色运营模式。基地揭牌以来,已为企业输送近千名芯片技术型人才,相关人员薪资水平在7000元/月-12000元/月,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同时,也促进相关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们的学生先学习后付费,一期三个月,一个月四个班,一年能培养200名人才。”厦门美德职业培训学校王校长说,报名者多是毕业一两年的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不少是零基础的。 短短三个月培训的人才,会是企业需要的吗?对此,王校长表示,虽然仅为期三个月,但课程时间安排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结束还有晚自习,比大学某些专业科目的课程还多。此外,每周、每个月都安排考核,通过才可领取结业证。“我们聘请的老师至少有三年从业经验,我们还与厦门大学、厦门技师学院开展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内进行实操。最终培养出来的是‘腰部人才’,并不是普工,有一定技术能力,学生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王校长表示,学生基本不用操心就业问题,薪水也令大多数学生满意。 针对上述劳务品牌在培养“腰部人才”的积极作用,厦门市劳动就业中心主动将“湖里纳米精英半导体芯片工艺师”项目,作为福建省劳务品牌向人社部推荐,力求增加其在行业资格认定的标杆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花式招工揽才 用足政策奖励真金白银 在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源支撑的过程中,厦门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助企用工政策。 首先是“帮着招”。市人社局组织市就业中心积极开拓异地劳务基地,并协商劳务基地人社部门推荐属地优质的人力资源机构,认定为厦门劳务合作运营机构,帮助厦门用工企业招工。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由双方人社部门认定的劳务合作运营机构,为厦门企业每输送一名初次来厦劳动力并在该企业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合作机构奖励。 其次是“自己招”。鼓励企业自主招工招才。每招收一名初次来厦或本市新成长劳动力并在该企业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最后是“自己训”。支持重点企业利用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等鼓励政策加强技能人才用工保障。一方面,支持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施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对企业完成培训任务并经考核鉴定合格的,根据培训的职业(工种)级别给予企业4000-6000元/人/年的培训补贴。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结合用工周期,组织员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并结合取得证书情况,分别给予500元/人-3000元/人的培训补贴和全额的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 就在前阵子,厦门市劳动就业中心完成一轮企业走访,了解企业最新需求,宣讲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上一轮政策,现行政策既继承原有好做法,比如自主招工招才政策和鼓励企业自主培训技能人才;也结合新形势创新部分做法。如为鼓励劳务合作机构多元服务厦门企业用工,对开展政策宣传、岗位发布、招聘活动等服务情况较好的合作机构给予5万元的补贴,再如加大劳务合作机构输送奖励力度,将原来连续稳定就业时间由6个月调整为3个月。 “目前,按照市局统筹安排,已组织就业指导专家开展新一轮政策宣讲,共组织企业用工政策宣讲7场,涉及重点用工企业400家,同时印刷《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发放给各相关单位,开展更大范围的宣传。”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同时组织厦门重点企业赴人力资源大省和劳务输入基地所在地市开展现场招聘。今年来,共组织25条赴外招工线路,参加企业388家次,携带招聘岗位4.4万个次,赴10省24地市参加招聘会55场,达成就业意向近5000人。 同时,厦门人社部门深挖本地人力市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服务活动。截至10月底,全市组织各类招聘会1461场,参加企业3.6万家次,提供招聘岗位194.9万个次,厦门新增就业15.7万人。 产教融合 才尽其用 ●记者 何无痕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柱。 厦门技师学院2024年招生就业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企业订单逐步增加,就业大环境趋势向好;在高质量发展推动下,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不过,报告指出,从招生专业角度看,专业冷热不均现象非常明显:今年4个系部9个专业招生人数维持在20人—40人,部分专业扩招并按班级60人满额招生仍供不应求。 还有一些棘手问题:因学校招生专业名称严格按部颁专业目录标准提法对外宣传,家长、考生无法了解具体的学习内容及其就业方向,比如集成电路专业,主要面向厦门电子信息产业链培养高级技工及技师人才,涉及芯片制造等方向,就业前景很好。但家长看到专业名称,难以和时下流行的“芯片”挂钩,导致弃报或改报其他专业、学校,招生情况不够理想。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除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之外,还需在就业信息发布、解读等方面下功夫,让家长和学生“有的放矢”,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