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解密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吸引外资“登鹭”的故事

2024-09-06 08:50:50  作者: 陈冬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个月完成落户投产 永泰速度令特区人自豪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厦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投资热潮。然而,由于厦门经济特区起步不久,厦门的投资环境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促进经济特区建设,需要不断推进改革,不断完善各种招商引资的措施,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

在厦门市档案馆,保存了许多关于当时厦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外商投资的档案,如《关于对外资、中外合资银行减免工商统一税和预提所得税的批复》《关于同意成立厦门市外资企业管理局的批复》《关于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外资企业服务公司的批复》《关于出口无证托收审批权的通知》等,透过这些档案可以看到,厦门市政府非常重视、爱护这些引进来的外资企业,为了企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从体制到机制、从规章制度到办事程序、从办事效率到服务质量在内的许多措施,目的就是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

1985年1月21日的《厦门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绿灯,向永泰开放 时间,提高了价值》的文章。文中说道,1984年年初,香港明泰电子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琦先生回到他的故乡——厦门,带来了一个在厦门建立永泰电子有限公司的设想。时隔8个月,这个设想已变成现实。一箱箱多功能按键式电话机从厦门永泰公司的大门涌出,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出现在美国市场上。永泰公司能够这么快落户厦门,主要得益于当时厦门市政府的重视和主动服务意识,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设备和生产原料进口的审批手续,审批部门仅用20分钟就完成任务;货物还未进关,海关特区组的人员就已找上门说明手续如何办理;对外运输需要集装箱,厦门外运公司给出的回答都是“马上就来”;水、电、保卫、消防,全部上门服务。正如文章所言:“永泰公司的道路,是一条处处开放着绿灯的道路;它,也就是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大道。”

振兴大厦17层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资厦门的境内外企业大中项目逐渐增加,对土地、厂房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各种配套设施的要求等跟过去有很大不同,需要办理的各种审批手续和涉及的部门相应大量增加,以往的办事机构、程序都已不能适应。为此,厦门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资委”),把“六委一局”的权力集中到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幢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振兴大厦17层,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使之成为政府管理外商投资的权力实体。1991年9月6日的《厦门日报》,刊发了厦门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消息。

曾在厦门市外资委工作的陈捷,在《审批机制改革:“一个窗口”对外》一文中讲述了厦门外资委服务外商的故事。“外资委就像是他们的‘娘家’。”陈捷提到,所有的外商投资,从第一个立项流程开始,就在外资委这个统一对外的窗口,享受政府提供的“一条龙”服务,这其中包括投资审批处、企业服务处(设备进口审批,免税设备、材料批准)、投诉中心以及招商中心,还有一批年轻人帮助跑海关、税务等各个部门。“有了这个窗口,我们的服务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当时,外资委还编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厦门市外商投资指南。”

陈捷在文中提到,当时国家政策很多,经常有变化调整,这些做审批的人脑袋里都要有一根弦,要预先判断国家经济走向是怎么样、对外招商中关于厦门的项目又会怎么样……同时,还要跟国家各部委打交道,争取有利的政策。

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高,对软环境的要求更高。作为第一批服务外商投资的人员,陈捷在文中说道:刚开始的谈判非常艰苦,跨国公司、台港企业,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他们对厦门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所有的政策、所有地方的情况都要慢慢地、细致地和他们沟通,包括电话、书信、面谈,请各个相关部门坐下来谈,去化解他们跟各部门沟通不了的难事。“很多投资项目就是因为我们这样的介入和优质的服务,加快选择在厦门投资。我们这些审批人员也跟着一个个的项目在学习、成长。”

40多年过去了,振兴大厦17层在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难忘印记。随着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厦门日益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