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厦门警方紧急提醒:小心这类换汇新骗局!

2024-07-06 09:19  作者: 陈捷 曾艺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入账的30万港币,说撤就撤?

厦门警方紧急提醒:小心这类换汇新骗局!

东南网7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洪恒亮)前一天明明已经入账的几十万港币,怎么第二天就被撤回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市民林先生等3人遭遇了换汇新骗局,骗子利用香港地区银行支票汇款从“入账”到“到账”有“时间差”的特点进行诈骗。

昨日,厦门警方发布这起最新诈骗案例并揭秘骗术,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提防此类换汇新骗局。

新骗局 已入账的30万港币,第二天就被“撤回”

6月23日,厦门市民林先生从自己认识的一位房产中介那里得知,有个香港客户要来厦门买房,房子都看好了,就差几十万元的首付款便可以签订买卖合同了,现在香港客户急需把港币兑换成人民币。房产中介向林先生打听有没有想兑换外币的合适人选。

听到这个消息后,林先生第一个想到了自己常年在香港做生意的朋友梁先生。林先生心想,自己朋友在香港做生意用港币方便,香港客户来大陆买房用人民币方便,这不是正好可以各取所需嘛。林先生马上给梁先生打了个电话,将这个情况告知梁先生。

得到肯定答复后,林先生作为梁先生的“代表”,与房产中介开始了私下换汇的沟通。

最终,双方以低于市面行情的汇率,敲定30万港币的兑换。6月24日,香港客户发来一张转账30万港币成功的截图,梁先生确认后,按约定好的汇率折算转给林先生人民币27万元。收到钱后,林先生分多次将27万元转到了香港客户指定的账号。

然而,6月25日,梁先生发现不对劲:“昨天30万港币的转账被撤回了!”于是,他赶紧找到林先生,两人又找到房产中介,中介也同时向两人表示:“那位客户刚刚迅速解除了购房委托,我现在也联系不上了。”

两人还设法与支票汇款的转入行客服取得联系。客服表示:“这是一笔支票交易,会在下一个工作日下午3点后显示是否交收,即有机会支票被退票,导致交收不成功。”至此,二人彻底确认自己被骗了。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骗术揭秘 换汇新骗局“三大特点”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表示,这是一起换汇新骗局,林先生、梁先生和房产中介都是受害者。其中,房产中介被“香港客户”骗了,为了尽快签订购房合同“物色”换汇对象;林先生为了换汇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梁先生;而梁先生损失的则是真金白银。在外地的此类案件中,骗子也是冒充“香港客户”主动联系房产中介人员,先谎称购买房产,后以“帮忙将港币兑换为人民币”为由进一步实施诈骗。

此类新骗局中有三大特点。第一,选定目标。诈骗分子的目标为在网上发布卖房信息的中介人员。第二,引流渠道。诈骗分子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及贝壳找房、安居客等APP获取房产中介人员联系方式,并主动添加微信。第三,诈骗借口。诈骗分子与房产中介人员交涉时谎称账户内只有港币,需要先行兑换成人民币,并允诺其高额佣金和手续费或者低于市场汇率,诱使中介人员为其寻找有兑换港币需求的人群。

警方提醒

入账不等于到账

经了解,香港地区的银行资金入账不等于到账,有别于内地实时到账机制,从入账到到账之间存在一个核账期,通常为24小时。故在此期间,资金实际上为“挂账”状态,非实际到账的可使用金额。根据香港支票营运操作特点,从资金入账到到账的核账时间,付款人有权随时撤销转账,因此受害人收到钱款入账短信并不意味着钱款可以立即使用。诈骗分子正是利用此机制,使用香港汇丰银行支票转出钱款,在收到受害人的钱款后再撤回转账,从而实现诈骗钱款的目的。换句话说,在香港地区的银行之间的港币汇款支票,入账不等于到账。

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私人换汇是违法行为。市民群众换汇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换汇要通过正规途径到官方指定兑换机构换汇。绕开金融机构的私下换汇都是违法行为,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