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走进元老级队员“龙舟兄弟”家中 听他们讲述龙舟情缘

2024-05-26 12:10  作者:应洁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记者走进龙舟兄弟高伟立(右)、高士元(中)家中。(记者 卢剑豪 摄)

关键词:团结

●出镜人物:哥哥高伟立,40岁,高浦龙舟队划手;弟弟高士元,39岁,高浦龙舟队划手。

●地址:集美区高浦社区

●心愿:希望高浦龙舟队后继有人,能一直一直划下去!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这两天,2024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暨第九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正在集美龙舟池热闹举行,在两岸的42支队伍中,本土劲旅——高浦龙舟队分外醒目。这支龙舟队的队员全部是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社区居民,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又互相是熟人、邻居、甚至是亲戚,本期家访我们就来到了高浦“龙舟兄弟”的家中。

队员众筹买比赛用船 全国各地参赛

“高浦龙舟队很有意思,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条龙舟22人,可能有一半以上是亲戚,队员训练好像家族开会一样,舅舅、叔叔、弟弟都来了……”在海峡两岸龙舟赛开赛前夕,我们来到高伟立、高士元家里,讲起家乡龙舟队,兄弟俩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高浦三面环海,历史上曾经是海防前线,有着悠久的海上渔业传统。渔舟、龙舟虽然不尽相同,但这或许解释了高浦人爱龙舟的“基因”。2006年,首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集美举办,2009年,高浦就成立了自己的龙舟队,是厦门最早的村居龙舟队之一,高伟立、高士元都是首批元老级队员。

“说起来,我们的训练条件算是有优势的,家门口就是园博苑,平时就在杏林湾训练,队员之间不是亲戚就是熟人,因此队伍比较团结,很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哥哥说。弟弟在一旁补充说,其实刚成立龙舟队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跟有外部赞助的队伍相比,高浦队相对较穷,当初买比赛标准龙舟的经费,还是队员们你五百元、我三百元众筹来的。

“2011年、2012年左右,应该算是我们队的鼎盛期,那时候大家比较年轻,整个队伍有着初生牛犊的冲劲,常常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成绩在非专业队里还算不错,比如在2012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武进站)获得过全国第六,在海峡两岸龙舟赛上也拿过‘嘉庚杯’前几名。”高伟立说。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龙舟爱上传统文化

龙舟划手一般会有几个特质:皮肤黝黑,上肢和背肌比较健壮。在外人看来,这项运动实在算不得轻松,常常要风吹日晒、冒雨训练。在高氏兄弟看来,划龙舟虽然辛苦,但那种大家在一起流汗、呐喊,朝着一个目标用尽全力的感觉,正是龙舟的魅力所在。他们认为,划龙舟其实是很好的身心放松的方式,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投入,会忘记很多烦恼。

因为龙舟,两兄弟不仅变成队友,还成了生意拍档——在高浦海边,曾经有一家名叫“龙舟”的大排档,由高氏兄弟一起经营,这里一度成为许多龙舟爱好者的聚集地。

如今龙舟大排档虽然不开了,高浦的龙舟传统还在延续,两兄弟作为“老队员”,开始拉着社区年轻人、家里小朋友划龙舟。“龙舟真的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想把这份热爱传递下去,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龙舟,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两兄弟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