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加大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2024-05-23 08:37:35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以绿为底 向绿而兴 厦门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厦门深化拓展“厦门实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市。图为杏林湾园博苑一带美景。(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晓菁)筼筜湖边,绿树成荫,白鹭蹁跹;田畴沃野,禾苗簇簇,迎风摇曳;九大溪流,蜿蜒流淌,流水潺潺……小满刚过,大自然正以无限的生机诠释着初夏之美,淋漓尽致地描摹着欢畅的绿意。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为深化拓展“厦门实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市,5月22日,厦门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经济社会加快绿色转型;到2035年,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逐绿前行,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从山顶到海洋一体治理、全面营造优美宜居生态环境、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厦门,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正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跑道上大步向前。 逐绿前行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治理大格局 海拔600多米的堤内村位于同安区汀溪镇。清新的空气、飞泻的瀑布、潺潺的溪水、漫山的茶园……藏在“深闺”之中的这个山村,拥有着让人羡慕的优美环境。 “靠山吃山,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要谋生方式。”堤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佳旭表示,在“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发展思路的引领下,村民们种植茭白、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村里还种上了1.8万株紫玉兰,一到春季,紫色的花海让人惊艳。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乡村旅游产业开始发展,村里有了民宿,陆续有青年返乡创业。去年,堤内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2.6万元,为历年来最高,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林佳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资源为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堤内村见证了厦门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厦门全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充分利用厦门山海相融的自然条件打造“十大山海通廊”,搭建起城市绿色生态网络骨架,既考虑山又考虑水,既考虑海又考虑城,既考虑生态又考虑景观,还考虑了空气流动,实现了“山、水、海、城、人”的相融共生,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曾经存在违建等多重问题的东坪山片区,经过整治,已经蝶变为人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初见成效的城市“绿肺”。 生物多样,成就生态之美。厦门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重点开发区域,“圈”起面积4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来“养鸟”,而且一养就是12年。这,就是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每年4月,栗喉蜂虎“组团”来到厦门,在保护区的岩壁上挖洞产蛋,繁殖、哺育幼鸟。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去年保护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 厦门始终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科学布局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实施青山计划,持续推进裸露山体“青山挂白”治理;实施“碧廊”计划,大力推进生态绿廊系统建设;实施“绿水”计划,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实施“蓝湾”计划,改善厦门湾水体动力。系统治理的理念、科学保护的举措,厦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