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机关事业单位精准挂钩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2024-05-14 09:29:33  作者: 黄怀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和美乡村

找准乡土文化的“流量密码”

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塑魂”。市直机关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挖掘帮扶村的优势与潜能,不断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文化、生态、产业互促互融。

“何须去婺源?花都开好了!”2023年2月,东辉村油菜花田成功圈粉,成为厦门市民的新晋打卡点。数十亩金黄色的油菜花与民舍、青山掩映成趣……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一幅诗意田园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市委老干部局派驻东辉村党委第一书记王艺景介绍,“为解决休耕期间土地闲置的问题,我们采取‘稻油轮作’的种植模式。”春耕来临前,驻村工作队推动东辉村党委打造“水稻+油菜”农旅融合基地,以观光农业带动旅游消费,一举两得解决了土地撂荒和村民增收的问题。

有了这一次全新探索,王艺景决定趁热打铁,先后和村两委一同策划开展了“庆丰收 颂党恩”“大地欢歌 乡乐·雅集”等系列活动,成功吸引上千名村民和游客线上线下参与活动,有效带动本村土特产销售。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民群众的期盼。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却内涵深远。市委宣传部为军营村捐种樱花等景观苗木,樱花林如今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充分挖掘云头村文旅资源,打造地热温泉、“厝中行云”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市委巡察办打造“卿朴乡村之声广播”,探索“邻长制”“七一工作法”,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和竞相致富的浓厚氛围;市妇联常态化组织开展“三进三送”等文艺活动以及“巾帼进万家”“爱心敲敲门”活动,不断提振村民精气神。

纾困解难

将基层“末梢”变“前哨”

走进农家,熟悉农事,掌握农需,及时把矛盾问题解决在一线、消除在萌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

2023年初,第20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市外办美大处处长李志科和队员们经过调研并与村两委沟通,打算在片区内协助推动米粉厂建设,但一些村民对项目用电、噪声等心存疑虑。他们和村干部一起挨户走访,把村民的诉求记录到民情日记上,逐条为村民解答,有效化解各类矛盾,赢得村民信任。如今,蔗内米粉厂已建成,即将投入运营,未来将成为村内的支柱产业。

“驻村工作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在李志科眼里,“只有沉下去,实实在在地参与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基层、服务基层。”

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做到身到、心到、情到,这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工作密码。市纪委监委紧盯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五方四联”工作机制,全面开展集镇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公安局在莲花村试点建设生态警务工作站,建立警民联合调解委员会,探索“生态警务”运作模式和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既守青山绿水,又护平安莲花。市委党校坚持“党课宣讲进村、示范引领进村、协商推动进村”工作思路,推动鼎美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培育。第3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郑达和队员们一起组建“驻村宣讲队”,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 事关你我他”“铭记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年来,市直机关挂钩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及时传递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主动回应群众所需所盼,通过纠纷化解端口前移,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将“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挂钩帮扶单位组织各级党组织、工作队员与600多户困难户结对帮扶,积极对接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挂钩村解决公交出行、免费义诊等200多个实际问题。

双向奔赴

脚上有泥心中有光

两年来,来自市直机关各单位的驻村干部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落实跨村联建工作机制,成立联合大党委,将挂钩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纳入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带领村两委干部加强横向交流、开眼界、长见识、拓思路,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联动联建联创,对接和实施文旅研学、订单农业等项目,推动连片村合作共为、协同发展,有效链接市直挂钩帮扶单位、市级“四好”商协会和驻点片区企业,因村制宜谋划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在推进组团帮扶过程中,市直机关各单位深入乡村实地走访、现场办公,驻村工作队更是驻在村里、蹲在点上,“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机关干部涵养了为民情怀,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受益最多的是年轻干部,通过派驻,他们实现了“第一次蝶变”,群众成为他们成长的“第一位老师”。驻村干部在基层课堂中夯实初心使命、学会群众工作、增强服务本领。不少“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通过驻村,成长为“脚下有泥、肩上有担、眼中有光、思想有魂、心中有根”的优秀干部。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近日,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暨组团帮扶工作部署会召开,新一轮组团帮扶工作拉开序幕,市直机关各单位的党员、干部们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继续绘就和美乡村新篇章。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