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从滨海小城到国际空港
2023-11-08 09:35:56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打开空中走廊,经济特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厦门:从滨海小城到国际空港 厦航特色涂装飞机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起飞。(记者 杨进福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谢嘉迪)改革开放初期,跟上发展的潮流,需要打破“岛城之困”,厦门主动打开空中走廊,经济特区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从通航初期年客流量百万级的航站,发展成为千万级国际一流空港,40年来“客容量”的次次飞跃刻画出了滨海小城朝国际化交通枢纽城市迈进的轨迹。如今,一座崭新的航空枢纽正拔地而起,发展要素向这里汇聚,厦门经济特区民航史即将翻开崭新一页。 回顾老报道,讲好新故事。由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共同发起的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大型传播活动《老报道 新故事》,今日将同步报道厦门机场建设、民航飞速蝶变成就,展示厦门从滨海小城到国际空港的发展历程,共同讲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改革开放故事。 老报道 破“岛城之困” 闯出中国机场建设新路 40年前的1983年10月22日,人们目光聚焦在厦门本岛高崎海滨。这一天,厦门国际机场(现更名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海上机场”与“海上花园”标签在这里重合,从此揭开了厦门民航史新纪元。 翻看《厦门日报》老报纸,头版报道生动还原了通航当天的热烈氛围。尽管彼时报纸刊登的是黑白照片,但记录的却是彰显时代腾飞的高光时刻。 开创运用外资建设机场先河 在《厦门日报》通航报道配图中,有一张“特别”的面孔——时任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理事长费萨尔。他的出现,象征着“南南合作”在厦门经济特区的落地生根,也象征着特区机场那段“不走寻常路”的建设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交通的短板却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每当有外商前来考察,通常要先飞到福州、广州,再转火车或汽车颠簸七八个小时进厦,如再遇上雨天,行程还要拉长,让不少客商望而生畏。 交通有短板,发展受制约,“没有空中走廊,大厦之门该通往何方?”建设一座厦门人自己的机场已成“刚需”。 “1981年建设厦门国际机场的有关报告正式获批。经过估算,建设资金要近1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国际机场原副总经理王泽源的回忆中,当时特区的年财政收入仅有约1.8亿元,要拿出一半建机场,难度很大。 特区的特,就特在先行先试。特区的特,也体现在自力更生,突破常规的做法。于是,在困难面前,厦门打破常规,开创了利用外资建设机场的先河。王泽源说:“这是一次中国‘好项目’与外国‘好资本’的强强联合。在上级领导牵头下,我们最终争取到了科威特政府2100万美元的贷款,为机场建设化解了燃眉之急。” 积极应时求变、灵活运用外资……厦门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也使厦门机场成了“特区经验”的“批发商”——不仅是全国第一个靠运用外资、靠自筹资金修建的机场,也是中国民航第一家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的机场,为全国各地机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先行样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