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关发布2022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
2023-03-14 18:16:34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3月14日报道(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马俊毅)3月14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厦门海关对外发布2022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通过相关质量安全问题介绍产品背后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帮助消费者“避坑”,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维权意识。 2022年,厦门海关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消费品,在开展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以外,对学生文具、婴童用品等重点敏感进出口商品开展抽查检验,对新兴的跨境电商渠道进口消费品开展风险监测,查获一批不合格进口消费品,并严肃责令、监督企业实施退运、销毁、整改处理,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案例1:进口美容仪未获得国内注册证被拦截 2022年1月,厦门海关隶属东渡海关在对1批进口美容仪实施检验时发现,该批货物既无法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又无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已注册或者已备案的医疗器械……没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或者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东渡海关依法对该批货物实施销毁处理。 专家解读:医疗美容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特别是女性的青睐。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催生了各种乱象。与人体密切接触的医疗美容器械进口前须经过严格评估、测试,取得相关注册或备案后,方可进入我国市场。未获准入的进口医疗器械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严重伤害。 案例2:进口刨冰机“漏洞百出”遭退运 2022年8月,厦门海关隶属海沧海关对1批进口某品牌刨冰机进行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上述产品电气强度试验期间出现击穿、运动部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产品稳定性不足、电源线及插头无3C标志且无法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存在多项严重质量安全问题,且无法进行有效技术整改。海沧海关依法对该批货物实施退运处置。厦门海关迅速启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关区此类产品加强检验监管。2022年10月和2023年1月在厦门东渡口岸连续查发2批不同品牌刨冰机,同样存在上述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严重质量安全不合格情形。东渡海关依法实施退运处理。 专家解读:电器产品的电气强度不足,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皮带轮、螺杆等运动部件缺乏必要的防护罩,可能将操作者的衣物甚至手脚、头发卷入,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产品“头重脚轻”,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倾覆,砸伤使用者。此外,产品电源线及插头未获得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使用中可能引发触电风险。 案例3:进口女童短裤标识标志不合格 2022年6月,厦门海关隶属泉州海关晋江办事处在对1批进口女童三角裤实施检验中发现,该批货物存在未标注国内经销商地址,未标注产品的号型和规格,面料的成分和含量不正确,无专业维护说明,水洗符号和文字说明错误,安全技术类别标注错误等多项不合格。泉州海关晋江办事处依法监督企业进行技术整改,该批货物在全数完成整改后放行。 专家解读:产品使用说明应确保产品名称能清楚地识别,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产品牌号、型号或标记应能正确地标识产品,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能标明使用者类型及其能力;根据需要,界定产品的预期用途;提供正确、安全使用产品或有关服务需要的一切信息。 使用说明应能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对可合理预见的产品误使用进行说明,并给予充分警示,有效地帮助消费者避免可能导致危险的误使用。消费品的标识和使用说明不正确、不完整、不充分等“小疏忽”,都将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安全使用风险,甚至带来伤害事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