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向厦门市民征集点子
2021-05-30 16:55:47 来源: 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人行过街天桥装电梯,您怎么看? 市人大立法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您有哪些建议,快来说说 厦门晚报讯(记者 彭菲)出行、起居、医疗、文体,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延长老年人独立生活的时间?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市人大此次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的一大重点。 您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适老”的设施或场景,您对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有哪些看法?欢迎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告诉我们,也可在“厦门银龄”微信公众号相关推送评论区或“金点子”栏目留言。 现象 每天午饭过天桥 挑战90岁的体力 振兴社区的老廖今年90岁,他独居多年,行动自如,只是很难再下厨做饭。每天中午,他都会到附近的女儿家吃午餐,并把晚餐一并打包回家。他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与子女离得不远天天见面,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但这趟“就餐之路”,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通过湖滨中路体育路口的人行天桥。 5月26日,记者与老廖一起走了一趟。这是一座L型的天桥,分别跨越了湖滨中路和体育路。老廖要爬上37个约16厘米高的台阶,然后再下63个约8厘米高的台阶,回家时相反。 老廖说,这个路口车流量大,走天桥更安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一爬楼膝盖就不太舒服,有时还会腰酸。“如果天桥有电梯就好了,不仅老人,残疾人、婴儿都能用。”他说,有的地方虽然有斑马线,但绿灯只有15秒的时间,稍微慢点就来不及了。 年轻人或许难以理解,过个街怎么就能把人难住了?但走进老人的世界就会发现,真难。本报曾做过一次“试验”,记者佩戴“老年人模拟体验装置”——负重背心、膝盖护具等,提上5公斤大米,上天桥过马路,一趟下来,腿竟打起哆嗦。 老廖行动自如都觉得累,腿脚不便的老人则只能忘桥兴叹了。采访中一位市民说,有个老人要到马路对面买药,无奈天桥爬不动,只好打个车绕过去。 代表声音 “建议立法增加条款,天桥适老化改造可以分步走”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斌表示,政府部门不管是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还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都应该把老年人的权益考虑在内。现在过街天桥这个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了。方斌说:“湖滨北路从湖滨中路路口到东渡路路口这一段,近两公里没有过街斑马线,居民出行都要走人行天桥,对老人来说确实不便。” 方斌建议,目前法规草案在宜居环境的部分已经对公园、公厕等场所提出了适老的要求,但是关于人行天桥还没有规定,建议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 方斌说,要对人行天桥进行适老化改造可以分步解决: 一是对新建的人行天桥,从规划源头就要考虑到升降梯,预留安装升降梯的位置; 二是对现有的人行天桥,依据实际情况来改造,可以先选择三到五座人流量比较大的天桥试点,方便老人、残疾人过街; 三是确实难以改造的,不能够完全取消斑马线,斑马线该施划的还是要施划。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