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陈出新 厦门江头街道打造垃圾分类“样本”
2021-02-02 10: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在蔡塘广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点,工人正在收集由厨余垃圾制成的土壤改良剂。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多方共融 减量无害推陈出新 未来,江头街道的居民只要家中有可回收废品,一个电话就有专业人士上门进行回收。日前,位于江头街道的厦门市商业联合会再生资源同业公会示范门店正在积极筹备中,不久将与市民见面。 据了解,示范门店将从单价、服装、车辆等七个方面实现统一。厦门市商业联合会再生资源同业公会执行副秘书长陈天来表示:“我们按照1500户两名工作人员的标准进行人员配备,系统也将按照可视化、数字化的标准完善。” 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将厦门市首家示范门店落户江头街道,在陈天来看来,也是基于街道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 在探索资源垃圾分类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面,江头街道一直在“破题”。1日,位于蔡塘社区蔡塘广场后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点,工人们正在将产出土壤改良剂收集起来。目前已有农场前来洽谈土壤改良剂的相关事宜。 “我们将厨余垃圾回收过来,在这里进行处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处理点能耗低、无异味,但一天却可以处理500公斤的厨余垃圾,基本能满足商场每日的厨余垃圾产出处理。 将生活垃圾就地进行处理,不仅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更是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由点到线,由线拓面,江头街道全力打造全方位、无死角、可追溯、全覆盖的垃圾分类新格局。从居民小区向商业街区,从宾馆酒楼向办公楼宇,从学校公园向农贸市场,无一不在见证着江头街道垃圾分类分工覆盖面向广向细向深。 去年初,江头街道开始向辖区酒店推广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纸杯等“6小件”工作。在位于台湾街的一家连锁酒店,“6小件”都放在酒店前台,顾客按需领取,酒店则建立一次性用品申领台账。 李启超告诉记者,不主动提供“6小件”是垃圾减量化的重要举措,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街道为避免交叉感染,减少垃圾排放量,召集辖区内酒店负责人进行酒店垃圾减量试点工作动员座谈。从去年4月20日开始,这些酒店均不主动提供“6小件”,如今每月约节约一次性用品60%以上。而江头街道也成立了巡查小组,进行常态化的巡查督导,让好的做法在街道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