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先锋湖里 > 正文

厦门湖里:网格员“当家” 服务群众“零盲区”

2020-12-24 09:40:01  作者: 叶舒扬 黄剑雄 林铭鸿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夏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明细管理制度

大事小情网格员“一把抓”

“我敢打包票,您随便挑一位社区网格员‘考一考’,网格的情况他们能对答如流;随便检查一位工作者的记录本,每一项工作都列得清清楚楚。”带着记者查看社区工作情况的时候,黄剑雄谈起自己带出的这支队伍,神情里充满了自豪。

记者打开了几位网格员手中的记录本,发现每本记录本的首页都贴着一张表格。表格上不仅有网格长、网格区域、路巡员、片警等人员信息,还有小区名、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主任、重点单位的联系方式,甚至包括小区占地面积、总户数、总人数。黄剑雄说,社区要求每位网格员对网格情况必须全面了解,“如果连自己的管理对象都不清楚,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贴近群众呢?”

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打破了过去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限制,力求实现“一格多元、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目标。显然,对于原来专心于具体口线的社区工作者来说,如何快速适应新身份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康乐社区多次召开培训会,对社区工作者集中培训,引导大家全面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情况。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黄剑雄的培训诀窍之一,就是要求社区工作者从“流水账”记起。记者翻看前台工作人员王利英的记录本,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地记下了每一天的工作内容——从社区重点工作到居民诉求,从工作变化到观察发现,一应俱全。“从计生口到前台工作,起初的不适应很快就过去了,‘流水账’帮助我快速上手”。王利英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康乐社区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社区工作者交班制度》。大家在每周一上午的交班会上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不仅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氛围,而且有助于互相学习网格管理经验。此外,社区还建立并实施《社区工作者奖惩制度》,由网格长对前台、后台和网格员开展综合考评,进行相应奖惩。

随着社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格员在完成基本事务外,常常需要同时完成上级部门、社区布置的阶段性任务。为此,康乐社区创新实施了《网格员错时上下班制度》,给予网格员以八小时上班时间为基点、自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权限。显然,三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来源于工作实际、服务于社区居民,让社区工作者干劲十足,为改革取得成效奠定了基础。

服务贴心到家

快速反应守护群众幸福生活

“我感觉康乐社区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让‘最多跑一趟’这件事落到了实处。”居民苏蓉晖说,她经常去社区办事,以前如果遇到具体办事人员不在岗的情况,这件事就办不成,其他工作者也帮不上忙;现在,每一位前台工作人员都能解决问题,群众来办事都能得到回应。“有时我连社区都不用去,网格员三天两头来找我们了解情况,我们一反映就有回音,效率很高。”

在苏蓉晖看来,正是社区体制改革带来的便利和效率,让康乐社区面对疫情能够迅速响应、上下一心。今年正月初二,社区的网格长及时到位,召集所有在厦门的社区工作者立即参与防疫工作;随后的几个月,全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投身防疫工作,人人“守土有责”,将群众的安全摆在第一位。黄剑雄对记者说,如果是在改革之前,计生口的工作人员将承受巨大的防疫压力,“对于防疫工作的开展将极为不利”。

如今,通过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康乐社区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爱卫运动、扫黑除恶、平安创建、“两违”治理等常态化和阶段性任务中,实现各方参与、分片包干。网格员走访入户成为常态,各网格有什么事情发生,网格员可以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通过“信息收集—研判分类—调度处置—结果反馈—评价结案”五步闭环工作流程,每天在社区网格内发生的各类事件都能精细化、高效化、无缝化管理,化被动为主动。

与此同时,康乐社区将社区其他内部工作力量纳入网格化管理,网格员、路巡员、垃圾分类专员负责及时收集辖区环境卫生、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各类工作问题,并与楼组长、物业单位快速响应、解决问题;网格长根据网格员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加强网格内各项工作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在每个大网格内,每个人都是环境卫生巡查员,确保巡查路段范围清晰,责任明确。

在这一过程中,康乐社区还建立完善各种数据库,采用定期普查与实时更新两种方式,将网格内的基础数据整合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