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馆31年走出多位世界冠军 这座羽毛球馆见证厦门辉煌
2019-08-16 07:17:55郭钦转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羽毛球事业苦中作乐 厦门羽毛球运动的辉煌,更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对羽毛球事业有执着追求的体育工作者,他们在这片场地上克服了各种困难,奉献了青春。 “第一批厦门羽毛球专业队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吉新鹏回忆,从当时的羽毛球馆走出来,体育中心什么建筑都没有,到处是泥地,队员们以前是住在原本的鹭江中学学生宿舍。篮排球馆建成后,大家又搬进了该馆的会议室,那里摆满了上下铺,男队员一间,女队员一间。教练团队就住在队员们的隔壁,训练在一起,吃住在一起。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教练、队员就起床开始出早操、跑步、力量训练等。7点吃完早饭后,大家还有一整天被排得满满当当的文化知识学习与羽毛球训练,一直到晚上才结束。 特别让吉新鹏难忘的是,当时厦门羽毛球队有一位顾问———林丰玉老前辈,已经70多岁高龄的他同样随队训练和生活,为厦门的羽毛球事业劳心劳力。 “所有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份追求,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并没有人觉得辛苦。”吉新鹏介绍说。 两拒国家队的“橄榄枝” “我进国家队,比原计划晚了半年多时间。”吉新鹏回忆,他于1996年进入国家羽毛球队,而其实在此之前,国家队已经两次向厦门队要人,但当时的教练组两次都拒绝了。 国家队要人,竟然拒绝了?这是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但这确实是一段发生在这座羽毛球馆里的令人回味的故事。 “进去了,就不能让你被退回来,情愿让你晚进去。”根据吉新鹏的描述,这一主张就是当时的球队顾问林丰玉老先生提出的。 林丰玉老先生是印尼归国华侨,曾任福建羽毛球队总教练,在羽毛球领域有着极高的威望。原来,根据林丰玉老先生的考虑,将吉新鹏暂时留在厦门,是为了在这段时间内制定专门的训练方案,弥补吉新鹏的短板。如果早早地让吉新鹏进国家队,那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虽然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但国家队教练组不可能像在厦门队一样照顾到短板细节。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新鹏不负众望,获得了羽毛球男单冠军。这是厦门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
相关阅读:
- [ 08-13]2019好慷杯集美社区羽毛球赛甲组首赛挥拍
- [ 07-22]厦门翔安工业园区首届运动会羽毛球邀请赛举行
- [ 07-18]2019好慷杯集美区社区羽毛球赛开始报名
- [ 06-18]羽林争霸战在厦门集美上演 431名业余羽毛球健将参与
- [ 02-21]集美沐宇羽毛球馆羽毛球赛赛事保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