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地道闽南味将有团体标准 新圩打造“新圩嫂”公用品牌,马蹄酥、手工面线、豆干纳入其中 团体标准制定后,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将更有保证。 记者 彭怡郡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史婉慧 许鹭莺)豆干、手工面线、马蹄酥都是新圩地道的美食,由于缺乏可执行的标准,监管中难以做细做实,这也制约着这些美食的发展。根据6月27日发布的《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努力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使小作坊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方案出台后的首个成效,是将出台马蹄酥、手工面线、豆干这三种品类的团体标准。 三种品类将有团体标准 作为翔安特色食品,新圩豆干、手工面线、马蹄酥深受市民喜爱。不过,这些食品的生产加工形式以小作坊为主。 从2015年以来,厦门市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作为创建工作重点,以创建小作坊示范点的方式,鼓励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按照标准提升改造,取得核准证,规范化生产,推动厦门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经过三年的小作坊整治提升,截至2019年6月,新圩共有获证小作坊82家。 不过,由于缺少国标、地标,甚至行业标准,食品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位于翔安新圩的朱火土面制品店主要制作手工面线,老板朱火土表示,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市场开拓时有一定困难。“一些大型的商超、酒店会有疑虑,担心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格。” 很快,这一局面将被打破。今年年初,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推动翔安新圩青年创业促进会制定新圩豆干、手工面线及马蹄酥团体标准。近期,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集翔安新圩青年创业促进会、小作坊业主、基层监管人员和检验机构技术专家进行团体标准预研,对团体标准草案进行讨论,明确了标准草案中有关工艺流程、技术指标依据、包装、贮存及其他问题。目前,团体标准仍在制定过程中,经过专家评审和公示阶段,预计今年年内将发布标准。 在此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多次走访新圩的小作坊,指导小作坊的软硬件设施改善。翔介青豆制品加工店老板陈文浩表示,原来他的小作坊面积较小,环境不够理想。市场监管部门上门走访后,根据加工流程,帮他规划作坊内的加工布局。现在,小作坊内的卫生环境大幅提升。“团体标准制定后,就有了明确的统一标准,不仅可以让食品的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可以减少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
相关阅读:
- [ 07-02]厦门翔安大嶝街道抓实抓细监督,让“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 [ 07-02]翔安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启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 [ 07-02]厦门翔安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启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 [ 07-01]第六届厦门翔安区职工文化艺术节举行颁奖晚会
- [ 07-01]台青来厦门翔安创业最高补助30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