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赞厦门:污染源普查做得好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地方经验采访活动走进厦门 厦门日报讯(记者 许晓婷 黄璜 通讯员 黄凯帝)昨日下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地方经验采访活动走进厦门。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来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环境报等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厦门重点企业,针对污染源普查工作展开调研采访。查得实、查得全、查得快、查得准,厦门通过普查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污染防治,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切实对标国际一流提升营商环境,成效显著,来访的记者纷纷点赞。 当天下午,第一站采访活动来到了翔安区。作为“双千亿”工作的主阵地之一,翔安区有不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多、布局范围广,污染源普查任务繁重。天马微电子公司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代表,作为一家以生产智能移动终端显示屏为主的公司,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复杂、涉及污染物种类较多。为了做好普查工作,在市区两级普查办、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企业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普查高效有序开展。 “普查员很早就来跟我们对接,指导我们按规范收集数据、填表格,普查任务完成得又好又快。”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污染防治的方向,对提升生产工艺起到很大帮助。 此外,厦门还特别强化第三方普查机构的运用,通过专门培训提升普查员的责任意识、专业能力,为普查提供充足的保障。“厦门在引入第三方普查机构的同时,很注重运用机制来规范普查机构的运作,比如在招投标时就设定了企业能力条件、规定了企业不能多方承包,确保普查数据的质量。”科学的机制、严密的规范赢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赞赏。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污染源普查正在接受国家审核并整改,此时迎来中央媒体采访团,并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相关专家进行经验分享、学习研讨,将切实推动厦门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成果转化,有效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对标国际一流,提升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相关阅读:
- [ 06-18]国家统计局官方通报:四川广汉经济普查违法案件
- [ 03-28]4月30日厦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结束入户登记
- [ 03-05]厦将于4月30日结束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
- [ 03-01]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联网直报截至3月10日
- [ 01-08]集美区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侨英街道系试点先行单位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