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就是一个书海” 郭坤聪和洪老认识几十年了,那时,洪老是老师,郭坤聪是隔壁班的学生。“他在厦门六中当老师时我就知道他了,印象里,他是个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年轻教师。”郭坤聪回忆起和洪老初识,恍若昨日。 回忆起和洪老最后一次见面,郭坤聪印象深刻。“那是3月29日下午,在和平码头开幕的‘海峡两岸(厦金)古城城隍文化旅游节’,洪老出席了启动仪式。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洪老就像一台电脑,只要‘查阅’他,能知晓半个厦门历史。”郭坤聪说,洪老个人的藏书量就过万,博览群书,知识储备量非常丰富。“他搬了好几次家,人到哪必有书,甚至连在养老院也要与书相伴。很多人称赞他,‘整个人就是一个书海’。” 轶事 洪旭发明博饼?洪老不轻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工作关系,郭坤聪经常参加洪老主持的学术研讨会。他常帮洪老手写一些美术字,用剪刀来刻,再贴于红布条上。“洪老感谢我的帮忙,就把他自己写的书送给我,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礼物。” 洪老治学严谨,在学术方面十分较真,若翻遍群书找不到一点证据来支撑观点,他宁愿让民间传说成为“历史悬案”,也不愿随随便便下结论。 比如,厦门人年年中秋都有博饼。博饼起源于郑成功的说法最早于1986年提出,该说法认为1659年或1661年,郑成功屯兵厦门,部将洪旭巧制中秋会饼让将士博饼。 但郭坤聪告诉记者,洪老曾认真翻阅过地方志和记载郑成功的史书,都找不到洪旭发明博饼的记载。而且,他发现的厦门博状元筹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因此,洪老认为,并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证明,就无法断定“博饼起源于郑成功部将洪旭”。 “现在是个‘玩历史的时代’,历史就像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洪老依然坚守着自己‘求真求实’的信念,一定要有史实来佐证,若找不到依据,就不能轻信民间传说,他会持保留态度。”郭坤聪说。 文人雅趣,偷偷抽烟被“逮到” 在郭坤聪看来,洪老开朗、健谈,文人雅趣一分不少,熟悉洪老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喝茶、抽烟、喝酒,直到十几年前,因健康考量,被医生“警告”,他才戒了烟,但是茶酒依然不离。 郭坤聪回忆说,以前好几次去洪老家,“逮到”他偷偷抽烟,让人忍俊不禁,洪老还“狡辩”说,抽烟能帮助思考,十分可爱。 在和洪老打交道的这些年中,郭坤聪发现,他总是笑眯眯的,即使在某些学术观点上和他人有争议,也从不争得面红耳赤,而是和谐地探讨。“豁达、宽容、谦虚,对晚辈更是热情,亦师亦友,一团和气,从来不会倚老卖老,大家对他也十分敬重。”郭坤聪告诉记者,洪老也很注重培养年轻人,“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时间不多了,要多培养年轻人,来传承一些历史文化。” |
相关阅读:
- [ 05-10]厦门海沧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大会精神 研究部署招商工作
- [ 05-10]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事项 厦门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 [ 04-27]《夕阳寮存稿》出版 郑成功研究添新史料
- [ 04-25]厦门研究推动报刊“进店零售” 报刊亭6月底前拆除
- [ 04-24]厦门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项目推进机制等事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