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 产业升级 村民过上富裕好生活 周一上午,汀溪镇党委委员马铭飘的身影出现在古坑村421县道旁的一条小路上,协调路的扩宽问题。路的另一头,是古坑村播下的新希望——这片由村民流转出来的60亩土地,是古坑村满枝红花卉种植合作社的三角梅种植基地,三月底以来,这里开始进苗摆花,规模已有一万多盆。 以花为媒,兴一个产业、亮一道风景、富一方百姓。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以三角梅闻名的古坑村,按照区镇党委政府确立的方向,这两年正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打造集产、销、旅等一二三产融合的三角梅村。 转型之路光明但曲折。如何让村民参与进来?镇村干部把村民带到外地去参观,村民看到了前景。如何让三角梅种起来?农业部门派来了专家,村民学到了技术。 如何让土地流转起来?“做了才知道,说服村民让土地流转,比征地拆迁、生猪退养还难,因为没有补偿也没有强制要求,全凭村民自愿。”马铭飘说,去年春天,区镇干部没日没夜走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流转出一块近百亩的土地,从而让古坑村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了三角梅产业园,并在这个春节迎来了超过10万人次的市民游客。 设想中,古坑村的三角梅种植规模将达到上千亩甚至更多,这需要流转更多的土地。村主任叶开生说:“村民大多晚上才在家,入户要晚上,最近一个多月,马铭飘至少有二十天做村民思想工作做到了半夜一两点,有他这样实干的干部带头,我们有信心!” 有春耕春播,才有秋实秋收。迎着春光,同安区的许多干部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 【记者手记】 一切立足于“干” 记者 殷磊 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还是身体力行,成效大不一样。具体到推进旧村改造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如此。 每个村(居)的发展情况不同,发展模式各异,主导产业大相径庭,甚至每个家庭的盈利模式,每个村民(居民)的从业渠道都各不相同。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就需要我们的基层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弘扬实干精神,坚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 不论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带领村民(居民)致富奔小康,还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村(居)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不论是塑造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还是加强村居管理水平,提升基层自治能力,都需要有一批业务精专的基层干部,立足一个“干”字,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近期在湖里区、同安区的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一张张奋战在旧村改造、乡村振兴一线的鲜活面庞,被他们的实干精神所打动,也对旧村、乡村的未来更有信心。 |
相关阅读:
- [ 04-16]文明骑行 厦门市湖里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
- [ 04-16]厦门湖里一工地杂物堆着火 火苗蹿起两三米高
- [ 04-15]汇聚正能量 厦门湖里区首批拾金不昧箱设立
- [ 04-12]厦门国际影视产业论坛开幕 众多影视项目落地湖里
- [ 04-12]厦门湖里区金山街道矛盾化解在基层 和谐之曲洋溢在心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