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改善 “海绵效益”不断显现 2018年夏季,厦门多次下暴雨。不过,在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并未发生内涝现象,而在试点片区外,一些道路由于进行了海绵改造,积水很快消退,城市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近年来,随着一个个海绵项目的实施,海绵城市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厦门不断显现。 位于海沧马銮湾片区的新阳主排洪渠,曾是一条臭名远扬的“龙须沟”。过去,周围的村庄里几乎没有修建化粪池,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新阳主排洪渠,使这里成为一条黑臭水体。通过3年悉心开展“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综合整治工作,如今,新阳主排洪渠不仅没了异味,而且鱼虾回来了,岸上也常常能见到白鹭飞翔的身影。“这样的景观,在前几年是不敢想象的!”家住附近的陈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曾经的“龙须沟”变成“靓水沟”,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后花园。 除了水环境明显改善,水安全也更有保障。在马銮湾片区内的一些城中村,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一遇暴雨,极易发生内涝,给附近居民带来严重影响。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开展后,相关部门认真分析内涝问题成因,从全流域尺度构建了“上截-中蓄-下排”大排水系统。2017年汛期,马銮湾试点区历史内涝点均未发生内涝,6个城中村居民免受内涝之苦。 厦门的地理环境生态俗有“风头水尾”一说,是一个原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为厦门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提供了新方向。据统计,在马銮湾试点区内,随着海绵项目的实施,绿化灌溉用水、景观水体补水、市政杂用水开始大量使用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年雨水资源利用量达83.6万吨。 根据2018年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马銮湾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满意度达到94%。 定位为厦门城市副中心的翔安新城,是厦门实施海绵城市试点的另一大片区。翔安新城试点区的海绵建设以目标导向为主、问题导向为辅,重点突出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海绵管控。经过三年多的海绵城市建设,翔安新城的水环境明显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正逐步实现,鼓锣公园、东山水系公园等一批“海绵公园”的建成投用,也大大提升了片区的人居环境。 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将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持续推进全市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5年,全市基本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
相关阅读:
- [ 06-11]厦门再添省级院士工作站 将提升海绵城市技术创新能力
- [ 03-25]厦今年要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地铁6号线将开工
- [ 01-26]厦门高标准建设海绵城市 将在马銮湾和翔安新城试点
- [ 12-04]厦门举办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培训会 给建设者“充电”
- [ 06-27]厦海绵城市到明年拟完成244个项目 效果已逐步凸显
- [ 06-03]厦明年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有望成为全省榜样
- [ 05-19]未来5年厦门“海绵城市”规划:重点建设区域确定
- [ 04-14]厦海绵城市“技术指导”首次亮相 再细化规范管理
- [ 01-06]海沧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片区所有项目全部完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