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厦门:市民巧做花灯闹元宵 过节更添仪式感

2019-02-19 15:51:46朱亚圣朱亚圣 林珊 沈淑婷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巧做花灯闹元宵 过节更添仪式感

越来越多的市民体验制作花灯 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记者探访老花灯制作现场 看手艺人如何快速制作

厦门晚报讯(记者 朱亚圣 林珊 沈淑婷 通讯员 方章雄)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标配”。璀璨的花灯,更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市场上的花灯,造型新颖,元素丰富,有的还搭配电子灯、音乐等,备受孩子喜爱。当然,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手工制作花灯,特别是亲子一起动手,更添节日乐趣和仪式感。极具厦门传统特色的“豆仔灯”,极具科技感的“3D打印花灯”,不论哪一种,都寄托了市民对节日的欢欣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借助科技 妙笔生“花”

市民比创意拼技术,制作新潮的各式花灯

昨日上午,莲花小学学生与家长一起学做元宵花灯。 刘东华 摄

家住前埔北社区的苗苗和妈妈制作剪纸花灯。 受访者供图

废物利用,闲置的月饼盒成了红通通的灯笼;组团学习,亲子一起体验传统宫灯的制作过程……

这几天,很多市民家庭都在制作花灯,除了传统花灯外,不少人还制作了创意花灯,更有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制作出了新潮花灯。

闲置物品再利用 环保花灯有巧思

制作花灯,需要准备材料。不少市民选择“废物利用”。闲置的月饼盒、啦啦棒、废纸……经过一番巧思和巧手,就成了别具一格的花灯。

陈博文用月饼盒等闲置物品制作“环保花灯”。 受访者供图

厦门音乐学校三年级学生陈博文用红色月饼盒来制作花灯。她用毛笔在盒盖上写了个“福”字,背面再画上一幅画,画里有两个孩子坐在桌前吃汤圆。盒盖背面再用自制的正方形框架衔接,然后在顶部打洞,系上手提袋的绳子,一盏花灯就完成了。

厦门音乐学校二年级学生薛伊涵利用闲置纸张,做了一个“七彩花灯”。花灯共有7层,一层一种颜色,呈扇形。底部流苏下面还有一张心形卡片,一面写着班级姓名,一面写着灯谜。

莲花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涵予也做了一盏花灯。用她妈妈的说法:“全是废品做成的。”一次性筷子搭成骨架,卡纸做成灯罩,废弃的啦啦棒做成装饰。其实,涵予花了不少心思,灯面写上“福”字,还装饰了蝴蝶、蜜蜂、花等,寓意春天临近。她还剪了一只小猪佩奇,寓意猪年迎春。

小朋友体验3D打印制作花灯。受访者供图

小创客制3D花灯 画完直接“打印”

昨天,莲花小学的30名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参加了一场亲子自制花灯活动,一起制作了传统花灯——宫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厦门工艺美术厂技师庄光立到现场教学。

三年(4)班尹子鑫和妈妈一起参加了活动,母子俩都是第一次接触宫灯。材料框架只用竹子和线,做成4个一样的六边形,再做灯头和灯脚,灯头挂上流苏,看似简单,实则繁琐,需要耐心和细心。“糊上宣纸,画上画,耐看又庄严,而且有种历史感。”尹子鑫的妈妈说。

除了传统手工制作花灯外,还可以借助高科技,直接“打印”花灯。前天,思明区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元宵快乐妙笔生花”活动,小创客们用3D笔打印制作花灯,还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与传承。

活动中,滨东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意翔制作了一盏荷花型花灯。他先调好3D打印笔的温度,再将用玉米制成的材料装进去,画出了6片叶子和12片花瓣,并涂上热熔颜料,快速把叶子和花瓣粘上去。安装、穿孔、连接,一盏荷花型花灯就完成了。“花灯就是祝福大家未来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林意翔说。

传承技艺 巧手制灯

一些老厦门人还会做“豆仔灯”,有的还开课传承老手艺

记者 肖家豪

元宵节到了,各种灯会活动也纷至沓来,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灯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老厦门人的记忆里,有一种极具厦门特色的花灯叫“豆仔灯”,一到元宵节,街上到处是举着“豆仔灯”的小孩,非常热闹。如果不小心把“灯”烧了也没关系,一旁的大人会高兴地说“发财发财”,有吉祥的寓意。

“豆仔灯”长啥样?如何制作?记者近日走访了两位老厦门人。

苏国华手工制作的传统花灯,最左侧为“豆仔灯”。 陈立新 摄

做一个要4小时

材料要到泉州买

家住塔厝的苏国华今年87岁,自诩是个“老顽童”,喜欢唱歌、伴奏、制作视频,还会自己裁剪衣服,用他自己的话说:“什么都喜欢玩一玩,学一学。”每年临近元宵节,他还会亮出一项绝活——制作“豆仔灯”,送给周围的孩子。

记者来到苏国华家里时,他正在小方桌制作灯笼。桌上摆满了竹篾、蜡烛、红纸、金线等材料,房间里挂着一些已经做好的花灯,其中1个鲤鱼造型的很吸引眼球,另外有3个结构相似,内外两个竹框,外框是骨架,内框糊上红纸,贴着剪纸图形。苏国华指着这3个花灯说:“这就是以前厦门最常见、孩子们最喜欢的‘豆仔灯’。”

苏国华拿出了配件和半成品,边比划边介绍:制作“豆仔灯”首先要“劈竹”,让毛竹篾粗细适中;做竹圈时要“烤竹”,不然太脆了容易折断;竹圈间连接的地方,要用“纸捻丁”配合胶水,只用线捆绑强度不够……他说:“做一个‘豆仔灯’至少需要4个小时,还不包括准备材料的时间。很多材料都要专门去泉州买。”

坚持开课已近十年

教了近500个孩子

同样会做“豆仔灯”的王邦钦今年也有80岁了。

王邦钦表示,他以前也经常做“豆仔灯”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有一次,远在深圳的孙子说要回来跟他学做“豆仔灯”,这让他触动很大。他说:“制作‘豆仔灯’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手艺,还是一种文化,要传承下去。”从那之后,他制作“豆仔灯”的时间就变成了夏天,地点从家里变成了各类夏令营。他粗略计算了一下,从2009年至今,他已经在夏令营里教了十五六个班,总共有近500个孩子学习了这门“手艺”。

声音

厦门传统花灯有三种

厦门文史民俗专家郭坤聪说,在厦门的各种元宵灯会上,传统花灯总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宫灯”,这种灯笼多数用竹制骨架,外部蒙上红布,过年过节经常可见;第二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走马灯”,这种灯笼利用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让灯笼上的图案自动旋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第三种就是“豆仔灯”,源于1000多年前。

郭坤聪说:“‘豆仔灯’用闽南话讲,就是小灯笼的意思,给孩子玩非常合适。它是一种统称,可以有很多种造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漂亮的几何造型。”

黄寿三正在给龙灯上油彩。 方章雄 摄

链接

两天做一个漳州龙灯

漳州也有不少闽南特色的灯笼,龙灯就是其中一种。记者近日走进云霄县云陵镇溪美社区内的一家民俗工艺品店,店主黄寿三正给一对龙灯上油彩。

画满各式花纹龙身的龙灯十分漂亮,不仅装饰的材料多,而且需要制作者掌握竹扎、龙画、棉纸、油彩等技法。黄寿三说:“制作一个龙灯,需要花上两天的时间,包括劈篾子、制作骨架、粘布、上色、刷面漆等工序,都是手工活,从骨架的搭建,到龙画的制作,再到龙身的鳞甲,都要一点一滴完成,马虎不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