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我希望年年这个时候都能在厦门过年。”潘维廉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家中笑着说。
“厦门是个好地方。那里是你的第二故乡,也是我工作过的地方,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你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2月1日,在给潘维廉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写道。
在厦门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潘维廉几乎每年都在厦门过春节。他不只是厦门“荣誉市民”,而是从方方面面融入这座城市。
新年好,厦门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像潘维廉这样,跟这座城市结缘、共生。他们在厦门安居乐业,呼吸清新的海风,也担起城市建设使命,让厦门越变越好。
天生丽质高颜值
凭借天生丽质高颜值和四季如春的温暖气候,厦门不事张扬,也常年跻身各类“网红城市”排行榜,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而被厦门之美吸引,来到这里工作生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来自三明的卢平安就留在厦门。“当时校区还在鼓浪屿上,因宿舍有限,学校鼓励我们在岛上租房。当时游客还不多,租金便宜,几名同学合租一幢独具风情的老别墅,几乎每天都可以枕着海风和涛声入睡。”想起在校期间的岛上生活,卢平安回味不已,“对艺术之美,鼓浪屿给了我最直接的熏陶和启迪,我很庆幸在学习阶段来到厦门、来到鼓浪屿。”而今,他在厦门开办漆里艺术营,专注于传统漆艺的传承、发扬,以及与现代生活美学的融合。
“颜值”也是生产力。厦门之美不仅吸引人气,还源源不断创造经济价值。刚开业的厦门城市综合体项目万象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厦门之美,是当初选择在这里开发项目的重要考量因素。
开放包容高素质
“厦门啥好?环境好、风景好,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我想说的是,厦门人最好。”4日,潘维廉多部作品的中文译者韦忠和刚从旧金山飞抵厦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的回信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厦门是个好地方,最重要的是好在市民的素质,好在社会的开放和包容。”
1984年,来自屏南县的韦忠和考入厦门大学深造。毕业后,他留在厦门从事翻译工作。2000年,他在厦门注册成立全省首家专业翻译公司——厦门精译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新厦门人’,我在厦门读书、工作、成家、创业,处处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韦忠和说,35年来,他至少有半数春节在厦门度过。
来自台湾的庄莉,正在厦门跟家人一起筹备除夕夜的围炉。自嫁到厦门以来,她和先生约定轮流在台湾、厦门过春节。“其实,在哪儿过年都一样。”她说,厦门跟台湾语言相通,风俗相近,这里不是台湾,恰似台湾,甚至更方便。
“当初来大陆是想要创业,没想到先成了厦门媳妇。”说到在厦门的生活,她满脸幸福。
日新月异高速度
凭借优美的城市环境、优良的人文素养、优厚的政策待遇,厦门聚合天南海北的优秀人才,积蓄了深厚充沛的发展潜力。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展晓义也是一名“新厦门人”。5年前,他举家南迁,落户鹭岛,投身到厦门地铁建设和运营工作中。
“通过5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厦门‘五大发展’的成果正在逐步显现,新产业如雨后春笋、民生投入源源不断、公共服务方便快捷,厦门真是个好地方。这是我在厦门过的第四个春节。”他说,正因如此,他更觉责任重大,“‘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建地铁将深刻影响厦门‘跨岛发展’的版图、格局和未来”。
厦门城市建设提速,也让投资厦门的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与地铁无缝衔接,大大提升岛外居民和游客的易达性和消费热情。”厦门万象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厦门首个双地铁上盖商业综合体,万象城去年一个多月营业期,就实现零售额1.6亿元,总客流约260万人次。
而今,卢平安的漆里艺术营用传统工艺打造的漆器,已被海峡两岸众多名家收藏;精译达在上海、台北、旧金山硅谷等地开设分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翻译公司,韦忠和也于2017年当选厦门市翻译协会会长;庄莉在2018年6月海峡论坛期间正式上岗,成为海沧区台胞社区主任助理,深入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化建设等各项基层工作中……
因为厦门的好,他们来到这座城市;因为他们,厦门的明天将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