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生工程,让百姓更有幸福感
盘活公房空地建学校
思明区持续加大学位供给力度,提升群众获得感
莲云幼儿园规模为12个班级,可提供360个学位。(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燕如 吴晓菁 通讯员 夏思萱)位于厦门后江埭路的海城幼儿园分园门口,常常有开元街道希望社区的居民驻足。他们心怀期待:幼儿园装修完工后,自家的孩子很快就能在家门口上公办幼儿园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大学,来自莲前街道万景社区的黄同学心怀梦想,在这所“985工程”大学里,用心准备期末考试,思明区特有的“圆梦助学”照亮了他的求学之路。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面对教育学位需求逐年增长、土地资源有限的实际,中心城区思明直面学位不足的短板,近年来,通过盘活公房、有限存量地块等空间之源,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持续加大学位供给力度,最大限度缓解入园难、入学难问题。而圆梦助学就像一双温暖的大手,帮助一名又一名学生,跨过了人生的坎坷。
增加学位 办公场所改造为幼儿园
“皓皓,以后你就读这个幼儿园,走几步路就到了,真方便。”后江埭路的海城幼儿园分园正在装修,开元街道希望社区居民欧阳龙兴带着两岁的孙子欧阳皓晨,经常会到幼儿园的门口去瞧一瞧。
尽管孙子还没到上学年龄,但家门口新添的这家公办幼儿园让欧阳龙兴格外兴奋,“以前这个片区并没有划片幼儿园,大孙女当时读幼儿园很不方便。如今,党委政府解决了问题,以后小孙子上学就方便了。”
海城幼儿园分园是原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民办事服务中心搬迁后,利用原办公大楼改造而成的。幼儿园共6个班,将缓解禾祥西路一带公办园较少的状况。
同样满心欢喜的,还有莲前街道莲云社区周边的居民。这里的莲云幼儿园很快也将开园,这所新建的幼儿园有12个班级,覆盖莲云、西林、金鸡亭、莲怡、莲西等5个社区的幼儿,可提供360个学位。
镜头拉到会展南五路以北的一块工地,现场施工如火如荼,这里将建起规模为36个班的会展南小学。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今年10月启动,计划于2020年竣工,“届时,周边多个小区的孩子可在家门口上学。”
每天看着工地进度往前推进,前埔东社区居民蔡晓青早已做好打算,学校一开学,他就让女儿到家门口上学。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他由衷地说,“教育学位需求年年在增长,党委政府一直在想办法缓解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值得点赞。”
圆梦助学 照亮困难学子成长之路
工作地点离家近,工作还跟所学专业对口,去年大学毕业的莲前街道莲成社区居民陈志宏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足,“看着我们团队设计的工程钢结构图纸由模型变成实物,感到付出有所回报,很开心。”
陈志宏的妈妈徐女士说:“儿子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总算学有所用。”聊起这个话题,她格外感慨,“如果没有圆梦助学,说不定志宏就没办法顺利读大学,也就没有今天的工作。”
五年前,陈志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理工学院。可学费没着落,让全家犯了愁。陈志宏的爸爸因身体不好无法工作,妈妈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全家靠每月的低保金度日,学费远远超出家庭支付能力。
就在全家眉头紧锁时,社区带来了好消息:陈志宏可以申请圆梦助学金。“四年本科,孩子共领取了3.8万元助学金。”徐女士说,圆梦助学金是对困难家庭最实在的帮助。去年,随着陈志宏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一家人也脱掉了低保户的“帽子”。
圆梦助学,点亮了困难学子理想的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远在四川大学就读的莲前街道万景社区黄同学,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985工程”大学。当时,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黄同学和母亲为学费很是发愁,圆梦助学金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我除了上好专业课,还选了实用的选修课,并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希望争取到保研名额,继续深造。”黄同学说,很感谢党委政府每学年1万元的助学金,他定会走好求学之路。
点击
多校将完成改扩建 新增1140个学位
为有效缓解入学难、入园难问题,思明区还将启动建设第七幼儿园、金桥幼儿园等项目,预计可新增1170个学前教育学位。同时,将于年内完成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扩建、开展莲花中学改扩建等项目,新增1140个义务教育学位。
“圆梦助学”是思明区于2013年起实施的特有的助学资助项目。从小学、中学、中专、大专、大学一直到研究生期间,思明区户籍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困难学子、孤儿、特困人员等四类困难学子,都能在就学过程中申请到相应的资助金,每一学年均可享受资助,最高可获得每年1.2万元的资助金。
助学范围广、助学标准高、助学年限长。圆梦助学办法实施以来,至今累计为5121人次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约2400万元,共有646名困难学子通过“圆梦”助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长为社会栋梁,为所在家庭摘掉“贫困帽子”。
今年,思明区又修订了圆梦助学办法,提高了研究生类助学标准,由低保家庭学子1万元/生/学年调整为1.2万元/生/学年,鼓励困难学子继续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