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岸协同助创客实现梦想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相似的生活习俗、生命礼俗、文艺风俗,让厦门与台湾间有了更便利的交流合作条件。据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回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顺应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热潮,园区成立了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其运营模式正是学习新竹工业园,“该运作模式较好地服务了当时的归国创业‘大部队’,也为台湾同胞来火炬高新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6年,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挂牌成立,为台湾创客提供了一个更专业的圆梦平台。据了解,该中心是科技部批准的首批“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其搭建的台湾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已成为厦门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个窗口,台湾青年官振群团队便是当中的受益人。“中心每项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服务,让我们有种天然的融入感。”台湾青年官振群团队决定将芮宝生物医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落户园区时也没料到公司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在中心的帮助下,官振群还于2015年入选厦门第七批“双百计划”人才。 多年过去了,火炬高新区的“对台牌”越打越顺: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承接着厦门对台科技成果转移的重任;厦门与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三方共建清华海峡研究院,构建了一个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其中火炬高新区作为研究产业推进职能的主要对接载体,肩负推动厦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使命。 此外,火炬高新区还引导清华海峡研究院、一品威客、爱特众创空间等单位在台湾设立离岸孵化器,建立起更高层次的两岸融合创新机制;芝麻开门创客汇先后建立与台湾青创总会、高雄市青创协会、台北APP创意园区等机构的互动,成功引进高雄市青创协会在创客汇设立“高市青创(厦门)育成中心”,为台湾创业青年间接构筑了强大的“事业线”。 如今,台湾创客团队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其中在孵台湾创客项目数已突破200个,园区累计吸引台资投资额达85.3亿美元,引进台资企业约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吸纳就业人数61139人(其中台籍人员超过3000人)。 3温度园区留企业生根发展 如果说双创生态系统是火炬高新区吸引企业入驻的引子,那么园区“小政府,大服务,扁平化管理”的服务理念,则是留企业生根发芽的关键。 据了解,近年来,火炬高新区积极发挥政策扶持引领作用,以政府管理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乘法”。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深入走访企业一线,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打造温度园区;通过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优化金融政策支撑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等多措并举,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金融创新生态,促进园区创新创业型企业生根发展。 围绕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园区推出了一批人才公寓,为园区企业和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其中,新投入公寓楼2000多套,以市场价6折出租给企业员工,实现人才安家心愿;7条定制公交驶入园区,员工可通过掌上公交系统进行预订,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单位楼下有超市、餐厅,步行百米即有诊所,放眼望去,满园皆是绿地红花,一个产城融合的舒适园区跃然于眼前;美亚柏科、美图、美柚、中软、咪咕动漫等27家园区知名企业组建“联合大学”,将培训资源有效整合,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企业认同,更助力企业发展,2018年,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累计60家,居全国高新区8位,比上一年提升3位。目前,园区拥有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培育企业数198家,占全市45%。其中,由高新技术人才创办的企业,掌握带动新兴学科、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后劲无可限量。 |
相关阅读:
- [ 12-18]厦门火炬高新区:擎高新“火炬” 立改革潮头
- [ 12-14]厦门火炬高新区全力打造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千亿链
- [ 12-12]厦门火炬高新区电力电器产业快速发展 登上世界舞台
- [ 12-11]生态优,“瞪羚”跃——厦门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侧记
- [ 12-07]厦门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数跃居全国第八 较上年度上升三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