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打造城市高颜值 厦门市政园林行业实现飞跃发展

2018-12-17 08:29:57吴海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砥砺奋进打造城市高颜值 不忘初心增进市民获得感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市政园林行业实现飞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薛榕 王佩琪)仲冬时节,地处东海之滨的厦门,依然满城春色,生机勃勃。放眼望去,筼筜湖、杏林湾等水域,水清岸绿,白鹭翩飞;道路两旁,一株株三角梅、木棉花迎风绽放,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公园绿地,如一颗颗珍珠般,散落在城中;纵横交错的沥青道路,车水马龙,整洁干净。乘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40年来,厦门从一座偏居东南的海防小城,蝶变成举世瞩目的高素质高颜值城市。

四十年春华秋实,沧桑巨变;四十载风华正茂,万物勃兴。作为与城市发展、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行业,厦门市政园林行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这些荣誉和褒奖的背后,都离不开市政园林人付出的心血;每一座公园,每一条道路,每一滴自来水,都凝结着市政园林人的为民之心。光阴荏苒,岁月流转,每位亲历改革开放风雨征程的市政园林人,心底都有一抹忘却不了的澎湃印记。近日,记者采访其中一些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撷取部分代表性事件,回顾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市政园林人不忘初心的奋斗故事。

一个湖的整治

“臭水湖”变身“城市会客厅”

生态保护普惠民生福祉

有人说,要走进厦门人的生活,就必须到筼筜湖畔散散步。今年62岁的陈清煌是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最爱去的也是筼筜湖。“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还经常能遇到老朋友。”陈清煌说。不过,如今“人气很旺”的筼筜湖,在三四十年前,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人们几乎“谈湖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围海造田行动,筼筜湖变成基本封闭的内湖。当时厦门的市政设施基础十分薄弱,筼筜湖周边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区,水质急剧恶化。至上世纪80年代末,湖区已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那时我们路过筼筜湖,都要捂着鼻子,湖边的住户,也常年不敢开窗。”陈清煌回忆说。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筼筜湖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3月30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会议明确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全面打响了厦门治污的头号硬仗。

“当时市里要求三年内要实现‘湖水基本不臭’的目标。”原市市政管理局局长张益河回忆说,尽管当时财政并不宽裕,但市委市政府治湖决心十分坚定,以空前力度加大投入,同时,打破常规,引入人才,扩充技术人员队伍,让指挥部大胆去试。在第一期治理期间,政府先后关停、搬迁数10家重点污染企业,建设了厦门第一座,也是全省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西堤闸门和外导流堤等。1991年,“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项目。

30年来,厦门始终遵循习近平同志确立的20字方针,对筼筜湖进行了四期大规模整治,昔日的臭水湖,早已蝶变为“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现任市筼筜湖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科副科长的傅迅毅,从1997年就参与筼筜湖治理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么多年来,我们始终按照20字方针的指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筼筜湖的人气也越来越旺。”傅迅毅说。

自1989年为治理筼筜湖建成全省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起,厦门又陆续规划建设了杏林、集美、海沧、前埔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系统,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做到了每个县(区)都至少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2018年,厦门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91万吨/日,厦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76%,走在全国前列。

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筼筜湖综合治理,无疑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生动的实践样板。它不仅给厦门市民及子孙后代在城市中心打造出一片生态美景,拉开了城市污水治理的序幕,更为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蹚出了路子,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一座公园的诞生

荒滩上建起“水上大观园”

成为跨岛发展先锋

一座城市公园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数。改革开放之初,厦门的公园绿地屈指可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莲花公园、湖里公园、白鹭洲公园等一批新建公园,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提升了城市形象。然而,和其他公共设施一样,好的公园大多集中在岛内,“人们宁可挤在岛内,也不愿住在岛外”。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到厦门调研,一针见血点地出厦门的发展瓶颈,发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动员令,鼓励厦门加快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

“当时,市里提出要以项目带动跨岛发展,我们市政园林部门也在积极找项目。”时任市市政园林局公园与风景管理处处长、现任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的王伟军回忆说。2003年8月,市市政园林局组团赴深圳参加第五届园博会筹备工作时,敏锐地洞察到举办园博会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从深圳回来后,市市政园林局立即向市领导汇报厦门申办第六届园博会的想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向住建部递交申报函。2005年1月,厦门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六届园博会的举办权。

2005年9月7日,厦门园博园在集美中洲岛正式开工建设。“那时候的中洲岛,还到处是鱼塘虾池和烂泥地。”王伟军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第六届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带领施工单位、援建单位,以雄浑的气势和火热的激情,清淤、填海、造园,串起了“九岛连珠”的庞大园区。昔日鱼塘虾池遍布、水质恶化、烂泥处处的杏林湾水域,完成了沧海桑田的伟大变迁。2007年9月23日,第六届园博会在厦门园博园隆重开幕,一个生态环境绝佳,融生态、景观、休闲、文化、艺术为一体,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园,引来全世界惊叹的目光。

建设园博园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品质的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建了一个园,而是意味着一个高水平园林绿化城区的形成。早在2007年,王伟军就预言:“园博园的建设,至少让集美城市化步伐提前了十年。”如今看来,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

开园十多年来,园博园极大带动了集美新城片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加快了岛内外一体化步伐和杏林湾片区的开发;同时,也为厦门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绿色休闲空间。此外,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呵护,园博园所在的杏林湾湿地片区,已是厦门重要生物资源库,起到了城市的肺和肾的重要作用,成为厦门重要的生态廊道。

近年来,厦门园林绿化事业又迎来大发展时期,大屏山郊野公园、香山郊野公园、厦门儿童乐园、马銮湾带状公园、美峰生态公园等一大批新建成的高品质公园分布在岛外。“以前岛外的市民特地进岛逛公园,现在反过来了,我们住在岛内的,也经常去岛外逛公园。”老厦门杨淑清说,“生活在厦门,到处都是公园绿地,这就是幸福。”

一条道路的变迁

厦禾路华丽升级

老市区旧貌换新颜

车辆行人川流不息,道路两旁写字楼林立,现代化住宅楼星罗棋布,商家店铺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绿化带赏心悦目……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厦禾路改造,今天,当您走在厦禾路上,看到这些景致时,很难想象25年前这条道路曾经如何“沉沦”,又经历了怎样的“救赎”。

改造前的厦禾路,是厦门老市区一条横贯东西的“十里长街”,全长4.5公里,全路平均宽度只有13米。20世纪90年代初,车辆、行人剧增,厦禾路不堪重负,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宽度仅有8米左右的美仁宫路段,更是拥挤混乱,群众戏称为“英雄难过美仁宫”。那时的厦禾路两侧房屋中,65%的房屋为危房,70%的住户是住房困难户;道路市政设施陈旧老化,晴日尘土飞扬,雨天积水成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1993年7月1日,厦禾路旧城改造工程启动。仅仅1年的时间,一条全新的厦禾路就呈现在市民面前:“十里长街”的宽度从平均13米拓宽到50米,总长度达110万米的17种市政管线全部铺设到位,拆迁安置了5000多户住家(含地块改造),创造出城市道路建设的“厦禾路速度”。施工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往往是“看不见”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其工程量比地面工程大得多,施工队伍深挖至地下十几米,埋进雨水管、自来水管和污水管。

“当年指挥部上上下下都充满了工作激情,所有人都放弃休息,白天、晚上都泡在工地,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为的就是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托付和市民群众的期望,那种勇于担当、无私忘我的‘拼命三郎’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曾参与厦禾路旧城改造工作的张益河回忆道。

2007年上半年,为配合快速公交高架桥的建设,厦禾路再次改造。拓宽后的厦禾路车行道宽度达34米,上面是独立运行的快速公交系统(BRT),成为厦门市立体交通的示范道路。2018年,经过第二轮市政设施综合整治提升,厦禾路又一次焕发青春与活力。

厦禾路的华丽蜕变,是厦门城市道路建设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城市道路不断延伸,湖滨南路、金尚路、莲前大道、仙岳路等一大批主干道,架起了城市的“骨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大动脉。“1994年,我去参加金尚路开工典礼时,那里还是农田,车也开不到,如今,金尚路周边早已高楼林立了。”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总工程师赵国强回忆道,“可以说,路修到哪里,城区就拓展到哪里。”

一座水厂的成长

高殿水厂“三级跳”

市民用水更充足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水。

厦门是一座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尤其是岛内。早期,厦门岛的人们需要靠井水生活,但是海滨的井水咸而苦涩,多数不能饮用,许多居民不得不向从九龙江运水过来的船“买水”,慢慢地便有了“担水巷”。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厦门岛内只有两座小的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合计仅5.26万吨。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建设。高殿水厂首任厂长、今年已81岁的柯央回忆说:“当时建高殿水厂,首要目标就是解决特区供水问题。”

“高殿水厂所在地,原来是荒山和旱地,要开山辟地,把山推平。”柯央说,现场条件十分艰苦,项目组只有5个人左右,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吃饭也要到附近街上去吃。经过约两年半的施工,高殿水厂的厂房、车间、宿舍等基本建成,1984年水厂开始试生产,1985年正式投产,生产能力达6万吨/日。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剧增,高殿水厂又经历了三期扩建。好在,当初在筹建时,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用地,这也体现出决策者的高瞻远瞩。2017年,高殿水厂三期扩建完成,最大供水能力达到90万吨/日,是建设初期的15倍,让高殿水厂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水厂。如今,高殿水厂承担着岛内90%的供水任务,水厂常年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可以说,高殿水厂见证了供水事业的跨越,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当然,水厂只是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厦门80%的水源需要从外地调入,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先后进行了多次引水工程,如1992年特区供水管道工程、2009年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2012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每一个工程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大量心血。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厦门的供水格局从“一江两库”逐步发展为“两江四库”,日制水能力达到175.4万吨,是改革开放前的30多倍,直径100毫米以上的给水管网长度近4000公里。厦门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厦门人也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转变。

一条管道的延伸

天然气成功“过海”

清洁能源进万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字当头。

历史上,厦门岛燃料以木材为主,因岛上林木稀少,绝大部分靠漳州各县及同安等地船运而来。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工业迅速崛起,煤炭作为城市的主要燃料,供应量日益增加。“那时候,厦门城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烧煤,产生的烟气、粉尘十分呛人。”老厦门人林先生回忆说。1983年3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群众燃料问题,决定搞煤气工程”,包括管道煤气和瓶装液化气供应两部分。1986年,液化气罐瓶站建成并投入使用,1990年,管道煤气工程建成,部分厦门人从此用上管道燃气。

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天然气进入厦门的历史,还不到10年。2007年10月,厦门天然气利用工程开工建设,在所有的建设项目中,2.3公里的天然气过海管道,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也是当时国内首次实施的城市天然气过海管道。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卢超回忆说,海底地质复杂,礁石多,受潮汐影响大,且管道靠近厦门大桥。参建各方攻坚克难,采取了很多国内首创的工法。从2009年5月第一段过海管道下管,到当年10月全面完成,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建设速度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

2009年12月27日,厦门华润燃气完成岛内最后一个片区高林居住区气源的转换,至此,厦门26万户管道燃气用户用上了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天然气,厦门全面进入了天然气时代。

九年多来,厦门天然气用户量不断增长,如今,居民用户已超过54万户,天然气加气站也从无到有,如今已经有了8座。2017年,随着海沧天然气门站和同安天然气门站的建成投用,来自陆上的“第二气源”——中亚天然气正式进入厦门天然气输配系统,厦门有了“海陆”双气源保障。

天然气在厦门的大范围普及,对改善厦门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片垃圾的归宿

露天堆放到分类处理

卫生城市美名扬

今天的厦门,以美丽和干净著称,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因脏乱差而被人们戏称为“美丽的脏厦门”。由于当时环卫基础设施很差,没有正式的垃圾处理场,再加上人们卫生意识不强,马路上、电线杆旁,经常可以看到露天堆放的垃圾。在1990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时,厦门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名列倒数第四。1992年至1996年,厦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卫行动,许多市民群众都拿起自家扫把,自发上街打扫卫生。1996年,美丽的厦门终于为自己正名,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在环卫工作中,垃圾处理是关键的一环。1991年厦门建成前埔垃圾堆肥场,初步解决了厦门垃圾处理问题,也逐步带动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理念的普及。1997年7月,东孚寨后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这个填埋场,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厦门垃圾处理的“主战场”。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垃圾量增多,“以空间换时间”的东孚填埋场库容频频告急。2008年,东部固废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在这一年建成试点火。经焚烧后的垃圾残渣仅为原垃圾量的15%,大大减少了需要进行填埋的垃圾量。此后,厦门又先后建成了海沧垃圾焚烧发电厂、翔安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焚烧发电逐渐成为主流。预计到2019年底,翔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将建成投用,届时,全市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4350吨,从而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近年来,厦门大力开展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完善末端处理设施。市环卫处设施设备科科长朱国林介绍说,目前,厦门共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垃圾处理基地,建设了有害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件垃圾处理厂等多种类型的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形成了有害垃圾定时收运,大件垃圾预约收运,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格局。

一场会战的胜利

抗御台风“莫兰蒂”

全力保障厦门会晤

2016年9月15日,农历中秋节,这是许多厦门人永生难忘的日子。当天凌晨3时5分,第14号台风“莫兰蒂”正面登陆厦门,这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地区的最强台风。狂暴的“莫兰蒂”对厦门造成了重创,市政园林设施首当其冲:城市道路交通全部受阻;园林绿化树木大面积倒伏、折枝,建成区80%以上绿化受害,受损、倒伏树木75万多株;路灯、人行道、隔离栅等市政设施大量损毁;外部停电导致全市13座自来水厂全部停产,145万户因此停水或用水困难;垃圾处理基地遭受重创……

灾情,就是命令!全市市政园林系统上万名干部职工全员出动,与解放军武警官兵、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夜以继日奋战在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第一线。在“战场”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有人中止休假,主动请战;有人不顾家庭受灾、亲人有难,在抢险现场连续作战;有人带病上阵,依然坚守在第一线……所有的这些,汇聚成为战胜灾难的磅礴力量,仅仅一周时间内“六大保卫战”接连告捷:道路清障保“通”、树木扶植保“绿”、用水燃气保“供”、路灯修复保“亮”、防洪排涝保“畅”、垃圾清扫保“净”。

多家央媒评论说,这场灾害让厦门人的职业精神、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在中秋佳节实现了“精神团圆”;而随后立即展开的恢复重建工作,更是体现了令人赞叹的厦门速度、厦门力量和厦门精神。

2016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果阿宣布,2017年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这是福建历史上承办规格最高的会议。消息传来,厦门全城欢腾。

为把厦门会晤筹备工作和“莫兰蒂”灾后重建很好地结合起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市政园林人来说,任务是艰巨的,使命却是光荣的。全市市政园林系统的领导干部职工,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围绕“绿化景观优化提升、市政设施优质完善、市容环境优美有序”的总体目标,用数百个日夜的拼搏努力,按时序高质量完成了89个园林绿化重点提升项目、129个市政设施提升项目以及城市供水、燃气安全、垃圾处理、防洪排涝、森林防火等一系列保障工作,打造出具有“中国元素、闽南特色、海洋文化、厦门魅力”的园林绿化景观,全面提升了市政设施保障服务能力和市容环境整洁水平,使城市以更加优美、整洁、有序的面貌迎接八方宾客,也让全体市民从中受益。

2017年9月3日至5日,厦门会晤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并赋予诗一般的语言:“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那一刻,市政园林人和全体厦门人一样,倍感幸福和荣耀。

展望

在新时代争创一流

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垃圾分类工作,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国第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获得全国“三连冠”;污水处理成效,连续两个季度排在分区城市第一、全国前列;创新举措,开展背街小巷保洁专项考评,城市里子更加干净;共管共享,更多市民加入“市民园长”行列;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进入实际运用,“指挥棒”功能逐步凸显;第二轮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圆满完成,城市主次干道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市政园林系统干部职工以争创一流的拼劲、敢为人先的勇气、实干担当的作为,推进相关工作,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推进“一个顶层设计、一部行业法规、一套评价体系、一个信息化平台、一支高素质队伍”的“五个一”建设,充分发扬“绣花精神”“工匠精神”,以“争创一流的城市建设管理”为目标,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市政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助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数 据

市政园林行业

部分领域数据对比

绿化

1988年 园林绿地573公顷,绿化覆盖率2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

2018年园林绿地14250公顷,绿化覆盖率43.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09平方米。

公园数量

改革开放前 厦门仅有8座公园。

目前 厦门已有130多个公园。

市政道路

改革开放前 道路长度约130公里,面积约70万平方米。

2018年 道路长度约1380公里,面积约2871万平方米。

地下综合管廊

厦门于2007年建成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近年来,借助国家试点契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18年9月,已建成运营的干、支线综合管廊43.81公里,缆线管廊113.76公里,纳入管线近600公里。

自来水供应

改革开放前 自来水日制水能力仅5.26万吨。

2018年 厦门自来水日制水能力达175.4万吨。

海绵城市

厦门于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截至2018年11月底,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32.544平方公里。

燃气供应

改革开放前 厦门燃气供应一片空白,居民以燃煤为主。

2018年 全市约有54万户居民用上管道天然气,另有50多万居民使用瓶装燃气。

环卫事业

1978年 道路清扫面积100万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0万吨/年,公厕54座。

2018年 道路清扫面积4200万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83万吨/年,公厕747座。

污水处理

1978年 污水处理能力为0万吨/日。

2018年 污水处理能力达91万吨/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