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女生的转变 叶晓华是翔安区实验学校一名老师,上学年,她接手新的初二年班级,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或者离异家庭,她明白,这些特殊家庭会让青春期孩子行为更加不同。她把这些孩子列为第一批家访对象。 这些孩子大部分人的家散落在离学校较远的村里,叶老师利用每周五下午放学时间,和同事一起家访,她通过和妈妈之间琐碎的话题初步建立了这些特殊家庭对新班主任的信任。 这个暑假,她冒着炎热,投入新一轮家访,迎接初三年到来。在一名性格内向女生家里,她的妈妈突然提及,孩子读四年级时,才转学到小学部,置身在陌生的环境中,缺少熟悉的朋友,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 叶晓华记住了这个细节,新学期时,她特意安排一位外向的孩子和女孩同桌,开学几周后,这位女生的妈妈特地发信息给叶老师说,孩子这学期变化很大,她能感受到孩子比以前积极上进了。叶老师也关注到了这位女生开始愿意主动和学科老师交流她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也洪亮多了。 叶晓华说,走进家庭,不仅看到的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日常行为表现,更为日后的班级管理,走进孩子的心里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八次家访的努力 并不是所有的家访都皆大欢喜。一所市直属学校一位老师的家访记录本充满了无奈:班上一位孩子,“一言不合”就不去上学,父母也宠着他,因为他们认为他冰雪聪明。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科任老师家访了七次,但是,收效甚微。 本学期,老师们进行第八次家访。家访登记表记载了在孩子家里,老师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动员孩子回学校上学:他们向他表达老师和同学对他返校的期待,还努力找出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听说他喜欢国际象棋,老师们马上告诉他:学校社团也有哦,他擅长的跑步接力也要开始了。 口干舌燥说了半天,小男孩表示可以考虑到校一事,老师们赶紧表示,会有小礼物欢迎你哦。小男孩一口答应要去上学,还和老师击掌约定第二天学校见! 第二天,孩子没有出现在学校。记录本上写着,家访还得继续。 |
相关阅读:
- [ 11-27]集美区后溪中学家访会
- [ 02-05]老师来家访学生出奇招 用PPT清晰分析学习情况
- [ 01-26]后溪中学期末家访
- [ 12-22]佟悦自强班开班 佟大为关悦家访贫困高中生
- [ 10-30]厦门市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家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