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是厦门自贸片区首个受益于负面清单的外资项目。(图/记者 何炳进摄) 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拥有目前大陆最大的全自动精炼葵花油生产线。 厦门日报讯(记者 崔昊)“法无禁止皆可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改革,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之初推出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改革措施,迈出了与国际通行投资规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五年以来,从审批到备案,从试点走向全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步深入人心,映衬出国家开放理念的构建。而这一外商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正在给厦门自贸片区拓展发展空间、注入发展动能。 从审批到备案为片区发展注入活力 在位于海沧的台湾佳格厦门葵花油生产项目的仓储物流车间,一箱箱葵花籽油沿着传送带快速传输,全自动机械手有序地把箱子放在运输车上,它们将分拨前往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地。这是厦门自贸片区首个受益于负面清单的外资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年产20万吨,也是目前大陆最大的全自动精炼葵花油生产线。 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的签约落地,可谓来之不易。在福建自贸试验区获批之前,台湾佳格就已有意向在厦投资。但按照当时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境外投资食用油脂加工项目只允许境内外双方合资,并要求大陆方面控股。因此台湾佳格来厦独资建设葵花籽油项目的意向,存在政策审批障碍。 2015年5月8日起,厦门自贸片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加备案管理的管理模式,允许境外独资食用油脂加工,突破大陆方控股限制,这给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的入驻打开了空间。 “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对佳格项目的落户可谓‘得天之时’。外商投资从逐案审批制度到备案管理,清单之外的各类市场主体都可以平等进入,建立起更加透明公平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给自贸试验区发展注入市场活力。”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模式,降低和取消准入条件、控股比例等外商投资限制,为广大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宽松的环境。 从190项到45项 负面清单做好“减法” 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之际,推出全国第一张负面清单,迈出了与国际通行投资规则接轨的重要一步。 在短短的5年中,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全面“瘦身”,做了“减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从最初的190条压减到45条,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金融、制造、教育、医疗等大部分重点领域都已突破门槛限制,市场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负面清单“瘦身”激发出的改革成效,正呈现明显的“加法”,带动外商投资不断增长。今年5月,受益于负面清单的文化服务开放措施,外资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独资形式从事娱乐场所经营,可以设立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大陆首家台资演艺经纪机构“厦门市量能文化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落户。今年7月,受益于加油站项目不在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内,可直接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备案,福建象屿壳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落户。 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双千亿”工作部署,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凸显自身负面清单优势,按依托“双自联动”,梳理盘活招商载体空间,深挖招商引资潜力,大力开展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精准招商、联动招商,取得良好进展。今年1-10月,厦门片区新增外资企业445家、注册资本235.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00.7亿元。 亮彩数字 前十月合同利用外资 200.7亿元 今年1-10月,厦门片区新增外资企业445家(含台资233家)、注册资本235.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00.7亿元。 |
相关阅读:
- [ 11-20]厦门自贸片区24日起丰富活动陆续开展
- [ 11-20]多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厦门自贸片区摘多项全国第一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361项政策措施 普惠企业和市民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加强系统集成 创新成果释红利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累计自主创新滚动推出361项政策措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