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报关通关 实现流程电子化 让企业愿意来厦,是厦门自贸片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为沿海口岸城市,放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外来企业的报关通关流程,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成了厦门自贸片区成立后的当务之急。 2015年4月,厦门自贸试验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成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由海关、原检验检疫局、边检、海事等口岸部门共建,商务局等36个政府部门参与,整合起关、港、贸等多方面资源共同建设,努力达成企业报关通关的“一站式”服务。 据厦门自贸试验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单一窗口”1.0版已于2015年4月21日正式上线运行,2016年基本完成2.0版建设。截至目前,平台上的用户数突破6800家,间接服务企业达2.6万家、个人用户达5.4万户,日单证处理量突破28万票、月近800万票、年近1亿票。在业务覆盖面上,平台也已实现关检融合申报,覆盖率达100%。 另据厦门自贸试验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单一窗口”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约为55.6小时,相较去年底,压缩28.84%;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约为5.27小时,较去年底压缩43.03%;平均单票节约作业时间2小时、准备实施时间缩短50%。 去年8月,商务部同意厦门口岸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APMEN)。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也被商务部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八个最佳案例之一,成为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以来的工作亮点之一。 着力服务企业 构建交易型平台 大科机械(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金杰于2002年开始创业,得益于厦门自贸片区的成立,他与他的公司有了一个崭新的交易平台———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生产的助力机械手等产品就有了一个展示的机会。现在,像ABB这样的大集团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罗金杰对记者说道。 记者获悉,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由象屿集团开发运营,在厦门自贸片区的支持下创立。据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燕萍介绍,创立之初,厦门自贸片区与平台签订了政企共建的合作协议,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从平台的运营、租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将平台打造成为福建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服务示范基地。 打造专业化平台,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平台化服务,是厦门自贸片区的一项重点制度。厦门自贸委政策法规局长代斌介绍,厦门自贸委制定了“千百十企业服务计划”,着力打造20个重点项目和平台,其中就包括有象屿集团承办的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建发集团承办的国际酒类交易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文化出口基地等。 国际酒类交易平台负责人杨泓告诉记者,平台依托厦门自贸片区优势,通过链接相关产业的优势资源,打造进口酒产业链共赢生态圈,愿景是在五年内成为中国领先的进口酒平台。入驻该平台的酒商MEUKOW工作人员表示,自从入驻平台后,每周都会举行推介会,为品牌吸引了不少关注。 形成产业集群厦门 探索可推广经验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厦门自贸片区已经助力厦门形成了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成为厦门改革创新高地和培训发展新动能、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目前,厦门自贸片区有14家航空维修企业,产值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跨境电商邮快件进出口达4944.07万件;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801.3万标箱;厦门口岸已成为全国第三大进口酒口岸;厦门自贸片区成为全国自贸片区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厦门自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片区将会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
相关阅读: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361项政策措施 普惠企业和市民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加强系统集成 创新成果释红利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累计自主创新滚动推出361项政策措施
- [ 11-19]厦门自贸片区改革创新 降低准入门槛引来跨国巨头
- [ 11-10]厦门自贸片区打造进口“非特”化妆品集聚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