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孩子们在社区“四点半课堂”的活动室里下棋。
课后延时服务与体育、美育等活动相结合。
东南网10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文 施辰静\图)今年9月开始,厦门市部分公办小学、幼儿园开始试点课后延时服务,对学生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目前,除了厦门7所市属校,各区也相继公布课后延时服务试点校名单,在全市范围内逐步落实课后延时服务。
孩子们放学后去哪儿,一直是家校和社会关心的话题,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教育主管部门从校方着手提出的解决方案。近日,记者走访已经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学校发现,大部分家长表示从中受益,期待延时服务覆盖到更多学校。
部分学校试点
服务各有特色
17日下午5点左右,在厦门海沧双十附校,尽管当天课程已经结束,许多教室仍开放着。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每班都有20名左右的学生在教室内写作业,并有教师负责看管辅导。
据介绍,为了让学生在课后托管期间能够有更多收获,海沧双十附校特别设立了田径、合唱、围棋、跳绳等47个兴趣班供学生参与,并将兴趣班的培训时间安排在放学后。因此,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学生既可以选择在校做作业、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兴趣班活动,一举多得。
不少提早到校门口准备接送孩子的家长表示,一、二年级的孩子下课早,原本家里总要有一个人专门在下午4点前赶到学校接送,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后,家长轻松了不少。
“每天晚上我们都要盯着孩子做作业,现在放学后孩子在学校遇到不懂的题目可以现场请教老师,更直接方便。”学校四年级1班一位陈姓家长表示,孩子喜欢足球,利用延时服务这段时间还能参加足球兴趣小组,比起在校外踢球让人放心多了。
目前,厦门市实验小学、厦门五中等七所市属校已经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思明区人民小学、故宫小学等10所小学和第一幼儿园、第九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被列入试点学校,湖里区有8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也公布试点课后延时服务,集美、海沧和同安区也都公布了试点校名单。
根据《厦门市推进小学和幼儿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夏令时段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为18:00,非夏令时段为17:30,服务时间不超过2课时。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学校将派教师开展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幼儿园留园看护等服务。此外,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可由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校外公益机构到校内提供服务,组织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实践培训活动。
收费低管理优
家长更放心
厦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规定服务对象是下午正常放学后有延时服务需要、自愿参加的学生。根据相关文件,每30名学生将配1名教师,每90名学生加配1名管理或教辅人员,此外,还安排一名值班领导负责协调管理。而服务费按学期收费,小学是每生每月50元,幼儿园每生每月60元,一学期按照4.5个月收。
在厦门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林月玲看来,让孩子留在学校接受课后托管服务,比把孩子送到托管机构更加放心。作为双职工家庭,此前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给孩子报了午托班和晚托班。放学之后,托管机构的老师会在校门口等候学生,将需要托管的学生统一领到机构中集中看管和辅导作业。但学校和托管机构间隔了马路,有时候托管的孩子数量较多,让她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后我们就抓紧报了名。学校的延时服务收费低,每个月我们还能省下大几百元的托管费用。”林月玲说。目前,该学校参与延时服务的学生约300人。
而在厦门五中等学校,值班老师还为每个课后托管班级建立了微信群等渠道,在签到签退、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与家长加强沟通。
呼唤更多社会力量携手共建
18日下午5点,在湖里街道康晖社区禹州新村小区的“欢喜430课堂”内,十余个小学生正整齐坐在课桌前做作业,其间陆续有其他小朋友推门进入,加入这个四点半课堂。
来自附近康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张谦涵正在课堂中埋头写着作文“扫落叶”,她的妈妈提早来到课堂外等着她。
“多亏了这个社区课堂,下午小孩子放学后就可以就近来这里做作业,家长可以晚一点来接他们。”张谦涵的妈妈说。
据悉,社区从2017年起筹办“欢喜430课堂”,禹州新村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物业携手腾出近100平方米的空间为孩子们打造出了温馨的“小区书房”。
来自湖里区开心社工服务中心的陈颖是康晖社区引进的、专门担任这个四点半课堂辅导老师的社工。每天她和一名家长志愿者都会准时守候在社区的这个课堂里,辅导孩子们做作业,组织他们看书、绘画、做游戏等。
陈颖介绍,社区与参与课堂的家长签订了协议,明确了服务范围、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严格实行签到签退制度,依托微信群,随时和家长沟通孩子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反馈等,携手帮助孩子学习成长。
事实上,厦门许多社区都开设了“四点半课堂”,近年来,也有不少社区依托社区书院打造了校外的公益托管空间。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无疑会以‘良币’驱逐‘劣币’,让一些劣质校外培训机构没有生存空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为家长们托管孩子提供又一好去处,而对于一些优质校外培训机构,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他们成为学校课后服务的有益补充。
对于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教育部门表示,将先以公办小学、幼儿园为主试点,再逐步推广到民办普惠性小学和普惠性幼儿园。同时鼓励有资质和条件的社区、青少年宫等公益机构实施学生课后服务,也鼓励相关单位和志愿者提供公益性服务活动。通过吸收社会力量,在校内校外为学生打造多样化的课后学习成长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