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促农民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话题之一。让农民们走进课堂,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则是增收的内生动力。 4月16日至18日,市农业局(市委农办)举办首期主题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4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骨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点负责人以及各区种养大户和村居主干参加培训。今年1月至7月,这样的培训已经开展了多场,主题涉及政策法规、休闲农业、农业物联网、绿色农业、产业规划、产业融合等当下最热的农业议题。今年所有培训计划分6期至8期完成,目前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972名,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1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在这支队伍的示范引领下,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44家(国家级13家、省级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98家、家庭农场4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关键时候,农业部门反应迅速、及时决策,为确保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在预估到龙眼大年即将到来时,农业专家们下果园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开会研究应对措施,市区两级投入将达3000万元龙眼补助资金,鼓励鲜果电商销售,引导扩大龙眼焙干加工。让农民们丰产也丰收,这是设立龙眼产销专项补助资金的初衷。 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0元,实现增长8.6%。 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城市之所以吸引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村基础设施正在迎头追赶,小至一盏路灯,一个水表,都铆足了劲。 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程84个,策划储备项目57个,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加快实施环山风景道等一批生态路、旅游路等示范路建设,对县、乡公路技术条件较差、线型困难等通达条件较差的路段进行改造;完成了农村自来水抄表到户1600多户,改造村镇路灯约2000盏,完成市政燃气管线建设43.79公里,投资约3500万元。 教育上,厦门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和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厦门市统筹推进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厦府〔2018〕118号),推进“名校出岛”“腾龙换凤”战略。医疗上,每个街道(镇)至少配置了1所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岛外现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镇卫生院,278家村卫生所,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分中心),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278家村卫生所近900名乡村医生纳入镇卫生院管理范围,进行业务指导;所有村卫生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乡医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政策。 |
相关阅读:
- [ 09-15]农民夫妇倾囊救养女:只要有希望 卖房也要治!
- [ 09-04]9月23日秋分 厦门将在同安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
- [ 08-01]烈日酷暑农民们拿出“看家本领”为蔬菜做“保养”
- [ 07-24]厦门同安农民画夏令营开营 已连续第十三年举办
- [ 07-24]厦门31个镇街318个村居的农民将当股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