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判断是“纳凉”的蝎子 蝎子昼伏夜出,喜暗惧光,喜欢躲在树皮和腐叶下,若被蜇伤,严重者可引起发烧 昨日,记者见到了陈女士所说的“虫子”――它身体已经腐烂,不过长长的尾巴还十分明显。随后,记者咨询了集大水产学院副教授谢钦铭以及厦门观鸟协会资深动物爱好者“山鹰”,他们一致断定蜇伤黄女士的是蝎子。 “初夏至初秋,温度较高,蝎子活动较频繁。”“山鹰”说。谢钦铭告诉记者,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干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欢躲在树皮和腐叶下,白天潜伏于阴暗处,喜欢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黄女士所遇到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巧合,不具有普遍性,市民不必太过忧心。”谢钦铭猜测,蝎子是因为天热才跑到水果叶子下面躲起来。 谢钦铭说,人被蝎子蜇伤后轻则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水疱、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神经毒素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山鹰”和谢钦铭提醒市民,被蝎子蜇伤,要及时到医院对症下药。“每个人体质不同,反应也有轻有重,严重一些的可能会引起发烧。” “山鹰”说。 【小贴士】 被蝎子蜇伤, 应如何处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皮肤科医师刘慧民建议市民,可以先按如下方法进行护理: 立即检查伤处,如有毒刺,应迅速拔出; 自伤口周围向伤口处用力挤压,使含有毒素的血液挤出,如家里有吸奶器或是拔火罐等用具可吸取毒液最好。在确定口腔黏膜无破损时也可以用口吸出毒液; 在蝎子蜇伤处上端2到3厘米处,用止血带或布带、绳子扎紧,每15分钟放松2分钟左右; 伤口周围可用冰敷或冷水湿敷,减少毒素扩散和吸收,严重者(如出现全身皮疹、咽喉不适、胸闷呼吸不畅等情况),一定要送往医院救治。 |
相关阅读:
- [ 08-06]厦门市民不按规定收集餐厨垃圾 最高将罚3万元
- [ 08-06]珍稀鸟类落难路边 厦门市民捡到交给林业部门
- [ 08-05]厦门:移动支付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便捷与风险并存
- [ 08-04]厦门环岛路大蚂蚁出没 一市民被咬伤半个月才好
- [ 08-04]热心市民收留受伤红脸大鸟 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