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5座天桥只有1座设置了无障碍设施 带着疑问,导报记者走访了东渡路和长岸路的5座天桥。 来到沈女士反映的东渡路东渡公交站旁人行天桥,导报记者看到,这座天桥在马路两侧各有两条“腿”。然而,看上去有些“陡峭”的楼梯却没有设立无障碍通道,也就是市民们口中的“缓坡”。莫说自行车,就是行李箱恐怕也很难抬过去。 导报记者顺着台阶走到马路对面,发现这边也没有无障碍坡道。而这侧是国际邮轮中心,众多游客过马路还是会选择天桥,毕竟选择斑马线的话还有不小的距离要走。 此时正好有两名阿婆协同抬着装得鼓鼓的手推车,小心翼翼地从天桥上走下来,可以看到,两人的胳膊都在微微颤抖着。“阿姨,你们抬着这个重吗?”导报记者上前攀谈,“有十几斤吧,里面还有一袋米。”一名阿婆说,他们从对面新华都超市采购柴米油盐回来,因为东西多,只能两个人抬,“我们每天都要走到对面买菜,有时候手都没力气扛车了,要是有一条坡道就好了”。 继续往前走几十米,离十字路口不远处还有一座天桥,台阶较为窄小,两侧还是没有无障碍通道。继续往前100米左右,过街天桥同样无“缓坡”。正巧陈女士推着坐轮椅的父亲想要过街,发现天桥并无可供轮椅通过的“缓坡”,就往前走。“还好前面就是十字路口的斑马线,还能够过马路。不然,也不知道走多远才有设置通道让我把我爸推上天桥。” 直到导报记者来到商检附近的天桥才看到“无障碍通道”。几座无“缓坡”的天桥,对有些居民来说,如同横亘着的“大山”,让他们望桥兴叹。 专家 设计不能按机械实行必须要符合大众需求 在厦门从事建筑行业的资深专业人士巫先生说,在厦门,年代久远的人行天桥都没有无障碍设施,2008年后,规划和设计跟上,此后建设的人行天桥都配备了无障碍通道,都是很缓的角度为30度的坡度,方便自行车等通行。 据悉,在岛内,归属于厦门市政工程管理处管辖的人行天桥就有35座,其中大部分都设置有无障碍通道。“如果硬要在没有无障碍通道的人行天桥加装无障碍通道,就得在中间加80厘米的缓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巫先生这样说道。 相关人士表示,无障碍通道的问题其实不在于技术层面难以达标上,而是对细节的把握,对民众心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设计不是按政策机械实行就足够了,必须要符合大众需求。这不仅仅只针对残障人士,还需要把社会上的老人、孕妇、小孩甚至是推行李箱的民众都考虑进无障碍环境的打造中去。 据介绍,厦门岛内空间和市政道路相对拥挤,建设人行天桥时更多考虑的是车行因素和车子的通行效率。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建议,既然有些人行天桥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那市民只能多走点路,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等,绕路从设置有斑马线的红绿灯路口通行到对面。 |
相关阅读:
- [ 07-30]男子骑车过马路被小车撞飞 头部等多个部位受伤现已就医
- [ 07-21]行人乱穿马路或被罚“站岗” 新规处置不文明行为
- [ 06-15]滨北一路段多处窨井盖发出高分贝噪音 马路变“铁路”
- [ 06-09]蟒蛇半夜横穿马路 的哥停下车悉心守护仍被撞
- [ 03-27]老人过马路被轿车撞飞 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